返回

第125章 吾家有子初长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5章 吾家有子初长成 (第3/3页)

首文书,对他愈发恭顺。

    可越是如此,梁知远心里就越是发毛。

    “不行,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

    再这样下去,官位迟早保不住!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自我折磨中,梁知远想起了那份被他压在箱底的“武神宝藏图”。

    那是他从赵无忧的遗物中得到的,一份记载着上古炼体大能传承的地图。

    最初,他对此还将信将疑。可如今,在这内外交困的绝境之中,这份地图,成了他眼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若能发现重要秘宝,也能转化为重大功绩,我的官位还是稳如泰山。”

    他设下数道阵法,这才觉得安心不少,点燃一张“夜明符”,开始翻遍古籍。

    从《云水县志》到各种杂谈野史,将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标记,都与史料一一对应。

    “老阴山,古战场……没错,典籍上记载,前朝曾有大军在此血战,坑杀十万,怨气冲天,千年不散……”

    “武神此人,姓甚名谁已不可考,但确有其人。传闻此人以武入道,肉身成圣,曾一人一枪,独抗三千妖兵……”

    证据链,一点点地被他拼接完整。地图的真实性,在他心中已是板上钉钉。

    一股压抑不住的狂喜,瞬间冲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天不亡我,天不亡我啊!”

    梁知远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得到传承,一飞冲天,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执掌大权的场景。

    这小小的县令,不做也罢,待着腻味!

    但狂喜过后,他又迅速冷静下来。

    老阴山凶名在外,哪怕是他,也不敢轻易涉足。

    那地方阴煞之气浓重,寻常修士进去,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阴煞……阴兵!”

    梁知远的脑海中,灵光一闪,瞬间抓住了关键。

    既然是古战场,那盘踞在其中的,必然是那些战死沙场,怨念不散而形成的“阴兵”!

    这些东西虽然难缠,却并非无解。

    他想到了自己身为仙官的另一项“特权”。

    大虞王朝的体系中,除了俸禄与官威,还有一套隐秘的“功绩兑换体系”。官员们可以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政绩,去换取一些寻常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法宝、丹药,甚至是秘术传承。

    梁知远这些年虽然算不上什么青天大老爷,但勤勤恳恳,也积攒下了不少功绩。

    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通过官印,进入了那神秘的“功绩宝库”。

    在耗费了近乎巨大功绩,付出了让李平安升官都绰绰有余的“代价”后,他终于换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

    一枚通体漆黑,入手冰凉,刻着一个狰狞鬼首的令牌——阴兵令!

    此令乃王朝秘法炼制,专为克制沙场煞气与阴兵鬼物而生。手持此令,不仅能抵御阴气侵蚀,更能对那些低阶的阴兵,形成绝对的压制,甚至……是号令!

    虽然肉痛,但只要得到武神传承,那些功绩随时都能弥补回来。

    “哈哈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手握阴兵令,梁知远感觉自己瞬间又行了。

    他那颗被猜忌和恐惧折磨得快要萎缩的心,再次膨胀了起来。

    ‘有王朝龙气护体,百邪不侵,又有这阴兵令在手,号令鬼卒。区区老阴山,不过是我的后花园罢了!’

    他信心爆棚,仿佛自己已经成了手握剧本的主角。

    接下来的几天,他开始了秘密而周全的准备。

    他先是以“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宣布闭门谢客,将所有庶务都推给了县丞和李平安,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绝对不被打扰的环境。

    又用傀儡秘法之术,伪装成自己在县衙的模样,只要不发生战斗,或则是筑基高手神识探查,绝不会发现任何问题。

    随后从自己私藏的小金库里,翻出了所有压箱底的宝贝。

    一张能抵挡炼气后期全力一击的“金光符”,三瓶能在关键时刻吊命的“回春丹”,一柄请高人开过光,专门辟邪的“七星桃木剑”……

    还炼制了一道随身携带的剑阵,以七星桃木剑作为主剑,千剑齐出,煌煌正气,能抵挡阴风。

    他甚至还特意准备了一套毫不起眼的粗布麻衣和一顶能遮住大半张脸的斗笠,伪装成一个进山采药的普通山民。

    他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极致,甚至连逃跑的路线都预设了三条。

    他谁也不信,只信自己,还有被他用丹药控制的老吴,这本质上也是只相信自己的手段。

    做完这一切,他站在铜镜前,脸上露出一抹森然的冷笑。

    “李家,慕家,还有那个藏在暗处的老鼠,你们给本官等着。”

    “等本官从老阴山回来,就是你们的死期!”

    他将所有的法宝丹药都贴身藏好,换上那身不起眼的麻衣,戴上斗笠,最后将那枚冰冷的“阴兵令”紧紧握在手中。

    夜色如墨,乌云压月。

    梁知远悄无声息地从县衙后院离开,完美地避开了所有人的视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