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 雪灾,风雨欲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1章 雪灾,风雨欲来 (第2/3页)

东西!竟敢把主意打到灾民的救命粮上!”

    而这一幕,恰好被前来请安的李元虎和李元喜兄弟俩看在眼里。

    李元虎如今已经十岁,将《五灵锻体诀》练得小有所成,一身气力远超成人,从小听着他爹惩凶除恶的故事长大,正是崇拜英雄满腔正义的时候。

    一听这事,他顿时火冒三丈,小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奶奶,您别生气!这等奸贼,看我把他抓回来,交由我爹发落!”

    说罢,他也不等秦氏回应,像一头小老虎似的,转身就冲了出去。

    “哥哥,等等我!”

    李元喜也连忙跟上。他虽不像哥哥那般力大无穷,但自小就五感敏锐,精神力远超常人,总能察觉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此时的钱得才正哼着小曲,在自家的院子里指挥着下人,将一袋袋劣质的陈米装上马车,准备与救灾的好米进行调换。

    “都给老子手脚麻利点!等这笔生意做完,人人有赏!”他得意洋洋,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他招手。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砰”的一声巨响,院门竟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

    钱得才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半大孩子,正怒气冲冲地站在门口,不是李家的大少爷李元虎又是谁?

    刚要笑着上前拜见,询问少爷为何生气,讨个脸熟。

    “钱得才!你这狗胆包天的东西,竟敢贪墨救灾粮!”李元虎声如洪钟,指着他厉声喝道。

    钱有才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却丝毫不乱,反而立刻摆出一副被冤枉的委屈和愤怒模样。

    他挺直了腰板,对着李元虎呵斥道:“元虎少爷,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我钱有才对李家忠心耿耿,对老夫人的命令更是奉若神明,怎会做出此等猪狗不如之事?您可不要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冤枉了好人呐!”

    他见李元虎只是个孩子,便想仗着自己管事的身份蒙混过关:“您年纪小,不懂这里面的门道。这粮食嘛,有好的,自然也有陈的,混在一起熬粥,灾民们才不会吃得太精细闹肚子。我这可都是为了他们好,也是为了给主家省钱,老夫人知道了都得夸我持家有道呢!”

    “你胡说!”李元虎气得小脸通红,却一时间不知如何反驳他这套歪理。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跟在后面的李元喜轻轻拉了拉哥哥的衣角,清脆的声音响起,却字字如针,扎在钱有才心上。

    “钱管事,你说得真好听。可我们家粮仓里的米,都带着桃木的清香,为什么你车上的这些米,闻起来却是一股子霉味和尘土味?”

    他的小鼻子皱了皱,又指向院内石桌上被风吹起一角的纸张:“还有,既然是给灾民熬粥,为何桌上还放着与‘四海粮行’的契约?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要卖出七十石‘上等新米’呢?”

    人赃并获!

    钱有才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怎么可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心细如发,一语道破?

    “到底是谁告的密!”

    他来不及多想,求生的本能让他做出了最直接的反应——逃!

    一把推开身边的下人,连滚带爬地朝着后院的方向冲去,那里有一堵矮墙,翻过去就是僻静的小道,是他早就给自己留好的退路。

    他却不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李元喜看得清清楚楚。

    “哥哥!他要从后墙跑!”李元喜清脆的声音响起。

    “想跑?没门!”

    李元虎大喝一声,猿戏的身法施展开来,竟是直接蹿上了院墙,几个起落便抄到了钱得才的前面,如天神下凡般,稳稳地落在了他的面前,堵住了去路。

    钱得才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惊骇。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为什么这李家的少爷,会像鬼魅一样,如此精准地找到自己?

    他哪里知道,真正扳倒他的,不是什么精密的算计,只是一个三岁孩童,一个天真无邪的“坏”字。

    “束手就擒吧!”

    李元虎懒得跟他废话,虎形拳的架势一摆,一股与其年龄完全不符的凶悍气势,扑面而来。

    钱得才两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坐在了冰冷的雪地里。

    …………

    李平安与李平福兄弟二人并肩走出县衙,冬日的寒风吹在脸上,却远不及他们心中的寒意。

    县衙后堂,梁仙官正用一种近乎于“悲痛”的语调,为兄弟二人描绘着一幅“民生多艰,县库空虚,本官夙夜忧叹,奈何力有不逮”的凄惨画卷。

    “唉,这天降大雪,本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

    梁仙官端着茶杯,长吁短叹,眉宇间拧成一个“愁”字,仿佛全天下百姓的苦难都压在他一人肩上。

    “你们李家,高义!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实乃我云水县商贾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