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节 奇怪的围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节 奇怪的围城 (第2/3页)

民风彪悍,壮年男丁只要训练得好,要成军简单得很。

    况且在秦凤路河湟之地,黄河岸边水草丰美,正是西北产马之所。在这里训练骑兵得天独厚,既有天然的训练场,更有无数可以给自己练兵的敌人。

    五千义勇军在熙州官民的盛大欢迎下,进驻了城中的大营。就在兵马驻扎下不到一个时辰,十几匹快马就奔出了熙州府西门,向河州驰去。

    随着宋江和义勇军的到来,危机四伏的西北瞬间变得安静下来。谁都不知道,这种宁静究竟能维持多久,秦凤路的局势就像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一阵阵的暗流不断涌动。

    西夏与大宋南面交界处分六大军司,其中静塞军司和左厢神勇军司是每次宋夏战争的重中之重。静塞军司环庆怀德军,左厢军司控河东麟州、永兴军绥德延安府。现在左厢军司李良辅率军三万北去,准备援助辽国灭金。真正着手防御南面宋国主要依靠南线,而坐镇静塞军司的正是夏国国主乾顺的亲弟弟察哥。

    此次大宋河湟叛乱,并不是西夏人挑唆起来的。上个月河湟吐蕃各部族召开大会,在西军尽数离境之后西北之地空虚后,庄浪、乔家、鬼卢、木波、把羊、丙离等大族部被人说服,心思萌动起来。

    吐蕃各个大族在几日会议上争论不休,大部分部族首领都怀着自己的心思,特别是湟州几部不愿意彻底归附,完全受宋国官吏管辖。更有西宁州前来赴会的几个部族,希望吐蕃能够复国,然后在宋夏两国之间投机生存。

    在这次大会上,出现了不少神秘的人物,他们是逃至青海湖边小王子的信使,唯一的任务便是挑动各部起兵反宋,重归小王子的麾下,重建确厮锣王朝。

    虽说河湟两地吐蕃人都生出了自己的心思,可要他们真个起来反叛,他们又有些心存疑虑。毕竟十几年来的战事,吐蕃诸部损伤甚大,谁也不愿意做那个出头鸟。谁要是第一个出来挑事,等到大宋军马一到,必然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要起事失败想不全族被灭,只能是举族迁移至西夏,要么迁移到更加西面的黄头回迄。河湟之地物草丰美,又是各族久居之地,谁喜欢搬到那戈壁滩离去吃沙子?是以诸多部落商议结果,谁也不肯出头,唯有派使者去夏国,希望夏国能出兵助他们复国。

    早在十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