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节 信使到 (第3/3页)
,一路上戒备森严,不瞒大人说,不光是长城一线有重兵把守,就连腹地各县各镇,人数也是不少,加上怀仁城外大军,不应少于十数万之多。但是还请大人看在我义勇军为大宋舍生忘死的份上,搭上一把援手,草民感恩不尽!”
路仲达闻听心中大急,这徐爽怎的这么傻,这等话语一说,折可求如何还会北上?
折可求果然闻言色变,苦笑说道:“壮士何出此言,老夫惭愧之极,我等亦是有心北上,只是折家军不过万多人,如此人单力薄,要冲破十多万辽军的阻击难上加难,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徐爽再次躬身说道:“在南下之前,我家统制曾经吩咐,要是雁门关外有辽军重兵防备,也不妄求折大人能破出重围,只希望河东军能摆出北上声势,吸引辽军注意便可,这点小小要求,还请大人答应。”
做做声势,这是为了什么?难道宋江想自己带兵突出重围?这种条件并不过份,只是虚张声势又不是真正北上,自己也是应该做的。折可求点点头:“这件事情老夫力所能及,必定办到!”
“我家统制还有一事相求!”徐爽接着说着。
“你但说无妨”,只要不是叫折家军北上,其他的事情折可求都是可以考虑。
“我家统制想请大人的加急奏报缓上几日,辽主已到境内之事,要是被辽人提前侦知,义勇军的处境就要危在旦夕!”
折可求点点头,这个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现在辽人并不知道耶律延禧已经送回大宋,自然有所顾忌!要是知道了,势必全力攻城,不可能放过义勇军一兵一卒!“这个但请放心,老夫自有分寸,不过也只能缓上两三天,不然便是贻误军机之罪。等信使到了汴京城之后,消息是否能够守住,老夫就无能为力了。”
徐爽长躬谢道:“那是自然,我家大人已有安排,要是到了汴京城里再传出去已经是无妨了。”
折可求点头示意,从河东到汴京加急奏报需要五日,几百人骑马行军也要十日方可到达,那时就算在汴京被辽人获知,一来一回要二十多日光景,这么久的时间,或许宋江已经想出什么法子脱出重围也说不定。
折可求现在对宋江此人是越来越好奇了,在他的眼中,宋江已经是文武全才,带兵有方,屡出奇谋,又有胆识!是个不可求的大将之才!
可惜,我河东折家怎么就出不了一个这样的人才?就算能有他的一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