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章 刻骨铭心,所以记忆犹新 (第2/3页)
TM的走路,再不济别出门,反正不能偷东西。”
杨五:“都说了,这个叫顺,不是偷,溜门撬锁,挑竿摸包才叫偷。”
李国栋:“你少啰嗦,这个在我这就是偷,你还不还,不还我们各走各,从此你与我,恩断义绝,相看两相厌。”
“初一……”
“别TM喊我,你还不还!”
杨五不吱声了,低着头,垂着眉,长着一圈黑绒毛的嘴角向下弯,一个抠脚大汉装出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多少有点……恶心!
李国栋点了根烟。
“还回去,咱们还是弟兄,你别忘了老爷子说的,是,他反复喊我们不能沾赌毒,但平时挂在嘴边的话还有一句是啥?”
杨五:“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当个好男儿!”
“你还知道呢,从小就听,结果你还听成了三只手,日妈100多的东西,抓到都够你吃牢饭了,还顺不叫偷,哪儿来的歪理!”
杨五愤愤道:“我TM不是看你走路太辛苦,大姐洗得白白净净的衣服满是土灰,想着让你轻松点!”
李国栋:“老子不需要,老子TM就是农民,身上有点土不很正常?别说身上,老子们的肺切开都能倒出半斤土,咋了?祖宗给的身份,你嫌丢你脸啊?”
杨五:“好嘛好嘛,你别急,好好的说啥子切肺,呸呸呸,我还回去还不行嘛!”
李国栋:“走,我陪你还,如果碰到失主,我替你赔不是,你也算是我弟,是我没管好你,该我跟人家赔不是。”
杨五小声嘟囔:“就大我一两月,装个锤子大辈。”
李国栋:“你大声点再说一遍。”
杨五:“哎呀,晓得了,如果遇到苦主,我跟他磕头道歉行吧,你别垮起个批脸啊,怪吓人的!”
李国栋没理他,自顾自叼着烟跟着他往码头方向走去。
听说在这个年代,丢自行车太正常不过。
很多人眼里,顺自行车真不算偷,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么干,那时候私家自行车都TM成共享单车了,谁也无法保证明天骑的车是自己买的那台。
后来治安好了,电瓶车丢个电瓶都能立案。
作者‘相侵相碍一家人’群里的老辈子还感叹,说多么纯粹的80年代啊,不丢个自行车都不算完整的人生,好怀念和偷车戝斗智斗勇的激情岁月。
农村出来的作者真想啐他们一脸臭狗屎,作者90后,直到2008年才拥有第一台28加重,恨不得搂着睡觉。
而那些个吃商品粮的亲属,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把丢车当成游戏,还当作珍贵的回忆在群里说。
呸,我就不该在群里发起这个问题。
书归正传。
李国栋陪着杨五把车还到码头的理发店门口,没碰到失主。
放下车,哥俩点着烟往城区走,折腾了一上午,肚皮早就造反了,得找地方吃饭。
码头的饭太难吃,量少还贵,本地人都不会在码头吃饭。
就像后世走高速,反正我会下道去吃,服务区……
……
“送我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嘿,不采白不采,白采谁不采。”
“嚯嚯,采了也白采,哈哈,哪个龟儿还不采!”
“记住我的家,门上敲三下,记住有人每晚在等待……”
在杨五那破锣嗓子的鬼嚎中,和好的哥俩勾肩搭背地找到一家饭馆子。
没票,两人多花了1角钱吃了碗豆花饭。
饭后,哥俩点上烟,走到老百货商场买了些东西,李国栋准备去一中找李劲松的班主任说一下,让他下周就回家复习。
上一世,自己在2015年知道所有真相后,特意找了李劲松那届的高考试卷做了一遍又一遍,边做边流泪,算是用特殊的方式祭奠家人。
记得很清楚,这一年的卷子有点特殊,语文作文是看图写话,共45分,一道300字说明文15分,一道800字议论文30分。
图的内容是一个人拿着一把镐在挖井,挖了几个地方,都没挖到水,还准备换地方挖,其实,在他前面挖那些坑的下面不远处就是水,可他就是不愿意再往下挖,只能半途而废。
这样的题目以前的高考从未出现过,平时也就没练过,据说当年很多考生没理解题,作文没得分,甚至还有人把它写成敌对分子破坏公社水库大坝。
加上这年是高中二年级向三年级改革,有些地方是高二考,有些地方是高三考,英语的总分不再是40-70,是按百分算,题目也多了很多。
李劲松是高中才开始学英语的,前世高考只考了21分,就这,他总分都考了400多。
“黄兴国,我日你先人!”
因为刻骨铭心,所以记忆犹新,那年的高考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