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宋,明盐税对比 (第2/3页)
的动荡乱局,尤其是经历了镇守太监霍乱地方的时期,大明中兴局面彻底被葬送就是这个事情,他是经历了大明从衰落到中兴再衰落的局面,实在不愿看到天启朝重蹈覆辙。
徐晨道:“日后之事暂且不论,单说当下,此举确实能增加朝廷赋税。阉党五虎之一的崔呈秀,在天启元年出任淮扬巡抚,任上大力支持两淮盐法道袁世振变革盐法,推行纲盐法。当年盐税收入竟高达二百五十万两,堪称朝廷两百余年来盐税收入之巅峰。
然崔呈秀此举,却得罪了盐商及其背后的官员。加之他在淮扬巡抚任内,因贪赃枉法被都御史高攀龙弹劾举报,终遭朝廷革职,等候处置。
崔呈秀倒台后,东林党首领、北直隶通州富商李三才接任淮扬巡抚,此后朝廷盐税收入急剧下滑,竟不足一百万两。诸位不妨想想,天子见此盐税情形,究竟会重用阉党,还是东林党呢?”
高登高声道:“这愈发表明崔呈秀乃十足奸臣!短短一年间,竟将税赋增加一倍有余,他在淮扬巡抚任上对百姓盘剥何其狠辣,那些盐丁又何其无辜!”
还有犟种!
徐晨问道:“依你之见,我大明人口与两宋相较,孰多孰少?”
高登虽不明所以,却仍应道:“我大明幅员辽阔,远超两宋,人口自然也数倍于两宋。”
徐晨颔首道:“据宋史所载,北宋中后期盐税收入约为一千万贯,此后盐法历经多次变革,神宗年间,盐税收入一度增至一千二百万贯,约占当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南宋之时,盐税收入更是进一步增长,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彼时盐税收入约达二千万贯。
反观我大明,人口多于两宋,可盐税却不及两宋的十分之一。盐乃人人必需之物,盐税本应稳定可观,这笔高达上千万贯的税银,朝廷未能收取,那必定是被他人得了去。”
此言一出,在场读书人皆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仿佛踏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王学官亦是呆立当场,他只知阉党贪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