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1章 关门堵狗之计! (第3/3页)
绍也未必能立刻猜到曹操的意图。
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这关键的时刻,任何一点儿错误都不能犯!
留下夏侯惇之后,夏侯渊继续带着七千部队北上,靠着千里奔袭的天赋,硬是三日之间就横穿六百里的路程,来到了滏口陉的滏口。
这里是滏口陉的起点,东偏上就是邯郸,而东偏下就是邺城。
正常情况下,将滏口守住,就能阻止袁绍大军从上党回援的大军。
但出于谨慎考虑,比如有什么小道可以不通过滏口就能回到河北。
所以曹操给的命令是等夏侯渊到达了滏口之后,继续沿着滏口深入,进入滏口陉古道,一路经过磁山,涉国,最后到达东阳关,并全力打下东阳关。
若是打不下,则是依托险峻地势,层层设防,形成阶梯型防御,不断的阻挡袁军,最大化的拖延时间。
夏侯渊靠着千里奔袭,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滏口,这让防守在这里的袁军始料不及。
所以夏侯渊只一个时辰之内就打下了滏口。
随后,夏侯渊留下数百人固守滏口,继续率领大军前军,势如破竹的连续攻下了磁山与涉国。
不过,饶是夏侯渊速度再快,在经过几次的攻略之后,消息还是提前传到了东阳关。
虽然东阳关守将对于曹军的出现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立即加强了防御。
等到夏侯渊大军到达东阳关的时候,东阳光早就严阵以待了!
东阳关处于皇后岭的最高点,地形复杂,山脉连绵,地势起伏大。
这种地形使得军队在行进和作战时面临巨大困难,典型的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
赵国凭借东阳关的险要地势进行防御抵抗秦国。
抗日战争时期,东阳关的险峻地势也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防御优势。
所以,当夏侯渊带着大军前来,遇到防守严密的东阳关,一时之间也是无从下手。
不得已,夏侯渊只能暂时放弃攻打东阳关,将重心放在加固涉国与磁山的防御上面。
这里,将作为他抵抗袁绍大军的重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