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太子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5章 太子妃 (第2/3页)

里取出双布鞋。

    “这是民女做的,粗针大麻线,殿下别嫌弃。”

    布鞋是青布面,纳的千层底,针脚细密,比宫里御制的还合脚。

    李福穿在脚上,走在田埂上。

    消息传回东宫,崔明急得直转圈:

    “殿下,外面都在说您常去灾民庄子,还和一个寒门女子过从甚密,崔尚书他们又要借机生事了!”

    李福正在看武月送的《农桑要术》,头也没抬的说道:

    “让他们说去。

    我去庄子是看农事,不是做别的。”

    可流言还是传到了朝堂。

    太极殿。

    崔雄在朝会上弹劾道:

    “太子殿下沉湎女色,常与寒门女子厮混,不顾朝政,有失储君体统!”

    武将们虽没附和,却也面露忧色。

    程咬金在私下对李福说道:

    “殿下,那女子再好,终究是灾民出身,配不上太子妃之位,您可得想清楚。”

    李福没解释,只是让听风楼去查。

    果然,流言是崔家散布的,他们见均田制推行顺利,便想从私德上抹黑他。

    几日后,长安县报来喜讯。

    推广“秸秆覆盖”和“曲渠排水”后,小麦亩产比往年增了两成,灾民们联名要给武月立块“功德碑”。

    李福在朝堂上提起此事,特意拿出农官的奏报。

    “武氏虽为女子,却懂农事、恤灾民,推广新法助百姓增收,这等功绩,难道不比流言蜚语重要?”

    他目光扫过崔雄说道:

    “至于私德,朕行得正坐得端。

    倒是某些人,正事不干,专盯东宫私事,不知安的什么心!”

    崔雄被怼得哑口无言,文武百官也纷纷点头。

    百姓增收是实打实的好处,谁也不能否认武月的功劳。

    退朝后,李福去了房府。

    房玄龄正在看新稻种的图纸,见他来,笑着说道:

    “殿下这招以功破谣,比辩解强十倍。”

    “可他们说的没错,武月确实是灾民出身。”

    李福坐在对面,语气里带着犹豫,

    “我若真想娶她,怕是阻力重重。”

    “阻力总会有。”

    房玄龄放下图纸,

    “但娶太子妃,看的不是出身,是品性。

    太宗的长孙皇后,不也是鲜卑女子?

    关键是她能不能帮殿下守住江山,能不能体恤百姓。”

    他顿了顿,补充道:

    “老臣听说,那武姑娘不仅懂农事,还常帮灾民写状子,替他们告官伸冤,心思清明得很。

    这样的女子,比那些只会吟诗作画的贵女,更配做东宫女主人。”

    李福的心定了些。

    他想起武月在田埂上指挥排水的样子,想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