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归 (第2/3页)
她们在洛明城租住的小院。
她一走,那个跟在她身后的怪人就亦步亦趋地追了上去。
这几日,这怪人一直追随在阿青身边,阿青让他干嘛他就干嘛,简直就像一个令行禁止的木偶。
明明都是一具活尸了,竟然还会对一个人的语言有反应,真的十分奇妙。
但如果换作是别人,就算是说破了嘴皮子,他也一动不动,跟块石头似的。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阿青也搞不清楚。
见对方没有恶意,阿青就默许了他跟随在自己的身边,还找人帮他洗了个澡,把他洗得干干净净,又给他换了身整洁的衣裳。
洗漱干净之后,他简直变了一副模样,高大威武,还有几分英俊。
要不是他的眼神过于空洞,脸上表情过于木讷,几乎看不出他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元照的错觉,她总觉得这人的五官与阿青有几分相似,阿青自己却觉得不像。
阿青猜测,这怪人之所以会只对她有反应,要么是怪人体内的蛊虫特殊,能够感应到阿青体内圣蛊的存在;要么就是他还残留一丝意识,记得阿青曾经对他的恩情。
总之,有这么一个高手好在身边,并不是一件坏事。
元照和阿青还测试过,如果有人对阿青表露出敌意,那么怪人也会跟着显露出攻击意图。
但不管别人对元照怎么样,怪人都没有丝毫反应。
那边,阿青离开后没多久,就领着那群孩子回来了。
这些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满心担忧,他们并不确定阿青带走他们是为了做什么。
因此被带到元照身边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缩着肩膀、低着头,畏畏缩缩的,大气都不敢喘。
元照看着排排站在自己面前的孩子们,出声询问道:“这里有多少人?”
阿青立刻回道:“七十二个,四十四个男孩,二十八个女孩,正好让扶苏她们一人带两个。”
元照点点头:“行吧,你先去带他们洗个热水澡吧,我去给他们一人买两件衣裳。”
“好,辛苦姐姐了!”阿青高兴地上前搂住了元照的胳膊,脸上满是雀跃。
很快孩子们就被洗得干干净净,换上了崭新的衣服。
他们有的人还是第一次穿上这样好的衣服,因此小心翼翼地轻抚着衣衫,指尖带着几分颤抖,仿佛这衣服会一碰就碎似的。
先前他们脏兮兮、乱糟糟的时候瞧着还不明显,可洗干净后一看,一个个长得真是又瘦又小,小脸蜡黄蜡黄的,透着一股营养不良的孱弱。
元照忍不住摇摇头,轻叹道:“都太瘦了,回头得好好养养,养得肥嘟嘟的才好。”
孩子们一听顿时被吓得瑟瑟发抖:这位姐姐是要把我们养肥了吃肉吗?
阿青见他们一脸害怕的模样,忍不住笑道:“别怕别怕,回头我弄点药给你们吃着,给你们补补身体,让你们长得结实点。”
元照点点头,附和道:“是得补补。”
这些孩子将来都是要习武的,可不能坏了根基。
隔天,元照她们便重新出发了,莫云庭一路将他们送到城外。
朝廷都来人了,他自然不需要再跟元照她们同路。
洛明城外,莫云庭坐在轮椅上,和元照她们依依惜别。
“云庭大哥,回头替我向莫伯伯问好。”元照轻声说道。
莫云庭点点头,温声道:“放心吧,我会的,你们一路保重。”
“我们会的。”元照轻轻点头,眼底带着几分不舍。
阿青跟着嘱咐道:“云庭大哥,我给的药你继续吃,按时按量,等吃完了,大概也就能下来走路了。”
莫云庭笑了,眼底满是感激:“我记着呢,这段时间辛苦阿青了,多亏有你,不然我就算不死,也得残废。”
阿青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道:“客气什么呀!都是自己人,用不着说这些。”
莫云庭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马车道:“元照,阿青,那些孩子就托付给你们了,麻烦你们多费心。”
元照点点头,语气坚定:“云庭大哥,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他们的。”
一番依依不舍的道别后,元照她们驾着马车缓缓地出发了,车轮滚滚,朝着天门镇的方向驶去。
那怪人就安静地坐在元照她们那辆马车的屁股后面。
路上多了七十多个孩子,她们原来的马车当然装不下,所以元照就雇佣了一队镖师来护送她们。
这些镖师自然不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有元照和阿青在,哪里用得着担心安全问题。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孩子们乘坐需要的马车和照顾好孩子们。
毕竟这么多小孩,她、阿青和金若檀三个人根本顾不过来。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孩子比她想象中的要乖巧多了。
大概是经历的苦难要比别的孩子多,所以他们一路上非常听话,不哭不闹的,也不会惹是生非,安静得让人心疼。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两个月,经过长途跋涉后,元照她们终于顺利抵达了天门镇。
远远看着前方的那片郁郁葱葱的小镇,阿青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说道:“姐姐,我的眼睛没花吧?咱们天门镇怎么变成这样了?”
元照闻言掀开车帘,果然看到了一个隐藏在林木幽深中的城镇。
看来俟斤浩然他们确实有好好地听从她的建议办事,在天门镇没少植树造林。
现在的天门镇不仅被无数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就连面积都比她们当初离开时大了将近一倍多,远远望去,热闹非凡。
金若檀同样伸着脖子往外看,小脸上满是好奇:“师父,人家不是说塞外十分荒凉吗?我看着怎么不像啊!这里绿树成荫,一点都不荒。”
阿青笑道:“那你自从进了沙漠,这一路走来,看到的地方荒凉吗?”
金若檀老实地点点头:“很荒凉,到处都是沙子,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
阿青扭头看着她,笑着解释:“那不就对了,塞外确实很荒凉,但咱们天门镇不荒凉,这都是你师伯的功劳。”
其他孩子则都纷纷将脑袋探出马车,小眼睛里满是好奇,一脸新奇地看着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天门镇。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这些孩子不仅气色好了很多,脸上有了几分血色,就连胆子都稍稍大了些,性格也稍微活泼了些。
车队很快便驶进了天门镇,只见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横穿整个天门镇的中轴,一路延伸进镇子中心,路面被打理得十分平整。
现在镇子的主体是明珠湖和它的周边的一大片区域,原来的天门镇反而有点像是它的卫星村。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那片区域才是整个天门镇的权力中心。
行驶在马路上,元照她们甚至能看到明珠湖上有人在撑着小船打渔,渔网撒开时,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马路的两边也十分热闹。
青石板路被往来马蹄踏得光溜溜的,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各色幌子在朔风中猎猎作响,看得人眼花缭乱。
大梁商人开办的绸缎庄悬着织金云纹的锦幡,随风飘动;西域商人的皮货铺挂满狐裘貂绒,毛色光亮;吐蕃人的香料摊飘出安息香与乳香的混合气息,香气扑鼻;更有大萧人的酒肆传出爽朗的吆喝声,陶罐里的马奶酒泛着琥珀色的光,看着就让人有几分醉意。
街市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穿着大梁服饰的百姓与外邦来客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
穿羊皮袄的大萧牧民赶着成群牛羊从街侧缓步走过,羊角上系着红绸,格外显眼,牛背上驮着鼓鼓囊囊的毡包,蹄声哒哒与商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正用半生不熟的大梁官话与货郎讨价还价,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香料的成色,腰间的银质弯刀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几个吐蕃僧人披着绛红色僧袍,手持转经筒缓步前行,嘴里默念着经文,与挑着货担的货郎擦肩而过。
更远处的牲畜集市尤为喧闹,声音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牧人们围着肥壮的牛羊竞价,声音粗犷洪亮,此起彼伏。
牙行经纪人挥舞着算盘,高声报着价钱,指尖在算珠上翻飞,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