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孰多孰少 (第2/3页)
,共计四十二家,涉及到六万多名职工,间接影响到十多万个家庭。”
“而一旦调查杜向阳在国改私进程中的中饱私囊,势必会影响到正在经营的企业,以及正在生产的工人。”
“范组长,有心人不关心百姓的死活,他们只在乎摆在眼前的政绩。”
“他们觉得,只要能抓到杜向阳,再追缴回赃款,就能挽回国家的损失。”
“可是,一旦正式立案调查杜向阳,就会立即牵扯到这四十二家企业身上。”
“范组长,您算算,相比于追缴回来的赃款,这四十二家企业因为停产而损失的经济效益,税收,就业等等,到底孰多孰少?”
“当然,在这四十二家企业之中,肯定有不位企业负责人,同样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过。”
“但是,省委、省政府为了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这十多万个家庭,想让这四十二家企业,用税收与就业来偿还他们侵吞掉的国资。”
“范组长,追本溯源,这不是商人的错误,而是组织内部用人不察,识人不明,这才导致的国有资产被贱卖,被侵吞。”
“因此,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微杜渐,我们都应该把目光盯向眼前,转向未来!”
杨剑的这番肺腑之言,让范闲从另一方面看到了,调查杜向阳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杨剑说的没错,如果深查杜向阳,肯定会影响到奉天省的发展。
可如果不查杜向阳,又有悖于党纪与国法。
念及此处,范闲不由得叹气,“杨剑,你说的这些事情,我会慎重考虑考虑。”
“但是,你们也别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只能尽量帮你们说几句。”
眼见范闲有松口的迹象,杨剑更加卖力,“范组长,反腐倡廉是一场关乎国家兴衰的持久战,咱们不争朝夕!”
“杨剑,你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其实我跟冬梅同志,都不太赞同近期调查杜向阳。”
闻言,杨剑非常惊讶,但却没有开口说话,他静候范闲说出中纪委的‘部署’。
可范闲并没有讲出中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