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绝好的点子 (第3/3页)
十三弟思过,那是叫十三弟反省、改悔的意思,你若在这心灰意冷怨天尤人,真是认错了万岁爷的意思,也辜负了万岁爷为父的慈心,做父母,哪有不盼着自己孩子向好的?’”
这番话听着还算顺耳,没替胤祥那逆子抱屈,也明白他的苦心。
康熙眉目微舒,示意他继续,太监快速学完一些家常闲话,康熙不大耐烦地听着,太监又说:“‘家中若有任何所需,只管叫人传话,不要想那些虚的客气,他们有他们的兄弟情分,咱们还有咱们的情分呢?你就忍心看着孩子们吃苦?别忌讳开口,就当是我不放心几个孩子。’”
“十三福晋听完这番话落泪,抱着四贝勒府宋福晋哭了一场。”
康熙又皱起眉,“他们就那么委屈?”
他将手里的文书一甩,太监垂头不语,康熙沉默许久,转头看向梁九功,“在围场出事之后,老四给朕的头一封信,找出来。”
梁九功连忙去取,康熙看着信上“十八弟”与问候皇父身体等字迹,终于叹了口气。
“叫老四与老大一起看守胤礽。”康熙道。
梁九功连忙应“嗻”,康熙将书信放下,摆摆手,又叫那太监继续回话。
至八贝勒府上,听到八福晋邀请宋氏,不多时两人又不欢而散的一节,康熙皱起眉,听闻晚间八贝勒又带着八福晋登门赔罪,出来时神情轻松一些,他问:“为什么事吵起来的?”
这——也没叫他们往皇子们屋里安插人呐。
太监无法作答,只能请罪,康熙不满但也没发作他,只命:“办事周全些。”
太监应嗻。
四贝勒那边受命看守废太子,连忙准备上任,这差事如今看来,只怕是个烫手山芋,是没法办得出彩的,能不出错就很好了,他在家调整好心神,郑重地入宫领差。
与此同时,因为被康熙直言没有让他为太子之意而在府里生闷气的直郡王听完回禀,想出了一个绝好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