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郭……郭荣来了?!【求月票】 (第2/3页)
了大殿内,昨天周易和霍去病还想办法竖起了几根立柱,降低了今天的难度。
财神殿是古建筑中常见的七架梁结构,横梁上面有短柱,短柱上面还有一道横梁,这样一共三层,架起七根檩条,因而得名七架梁。
横梁的脚手架早就搭好,周易和霍去病站在两头,陈汤在中间,其他人各司其职,有的拽绳,有的打下手,一起用力,将横梁抬起来,稳稳放在了脚手架上。
这一步出奇的顺利,让周易有种“我明明天生神力却过分谨慎”的错觉。
能当横梁的木头,个头和长度都不一般,结果仅凭几个人就能轻松抬了起来,不得不说,功德真是好东西。
有机会,一定要多多收集,不能懈怠!
陈汤活动一下胳膊腿,惊喜的说道:
“感觉我浑身有千斤的力气,恨不得现在就去跟挖掘机拔个河。”
周易:“……”
混元宫的建材是法器,会根据功德的多少自动变换重量,人家挖掘机可不是法器,不会因为你身上有功德就降低马力的。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用各种钢铁类的法器,攒一台机械设备,那启动后产生的是机械能,还是玄学威能呢?
以后可以适当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在玄学领域搞一场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革命。
大家再接再厉,爬到脚手架上之后,轻松将横梁托举到了第二阶脚手架上,照这个进度,今天一上午,就能把所有横梁和檩条全都托上去。
很快,第一根横梁就安装妥当,正好架在立柱上。
将预留的卯榫结构对齐后,木梁就稳稳的架在了立柱上,柱子不晃了,木梁也安稳了。
现代安装七架梁,基本上是一个整体吊上去,但过去不一样,需要一层层安装,每一层还有不同的讲究和说处,就连现场念诵的上梁经都不太一样。
周易将第一道梁架好后,开始挪动脚手架,架第二道梁。
四个美女干得热火朝天,赵煦辛弃疾霍去病陈汤几人也劲头十足,不到十点,三道梁全部架设妥当,该上七架梁的第二层了。
这一层要架设横梁上的短粗立柱,学名叫童柱,其实就是小柱子的意思,但房顶是非常讲究的地方,禁用“小”、“弱”、“病”之类的称呼。
小柱子改称童柱,既有成长之意,同时也蕴含家中未来出高材的含义……总之,修一次房子不容易,怎么吉祥怎么来。
李清照坐在脚手架上,认真数了数童柱的数量,笑着问道:
“仙长,咱们混元宫的大殿都是七架梁吗?”
周易摇了摇头:
“混元宫的主殿,比如三清殿、三皇殿、昊天殿、娲皇殿、大雄宝殿,用的都是九架梁;财神殿、文宣王殿、武成王殿、长生殿、中天殿等等,都是七架梁;至于边边角角那些小殿,则是五架梁。”
各种殿堂承载的功能不一样,供奉的神仙也不相同,以至于殿的大小也有区别。
安装好第二层的童柱,架上横梁,最后在第三层正中间架设一童柱,就可以安装檩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