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硫磺皂擦厂的未来 (第3/3页)
就蹿了过来,尾巴摇得跟风车似的。
亲热地蹭着他的裤腿。
小舅子沈知川正蹲在酒缸旁查看封泥,见状抬头笑道:“东哥训得这两条狼崽子,如今见人就摇尾巴,比狗还通人性。”
陈光阳弯腰揉了揉狼崽子的脑袋,目光扫过洞内。
两边木架子上的榆黄蘑依旧黄泱泱一片,如同撒满了金箔。
二埋汰和三狗子穿梭其间,手脚麻利地采摘着成熟的菌伞,发出细微的“啵”、“啵”轻响。
这些金灿灿的宝贝,正是如今弹药洞内最稳定的进项之一。
他往里走,老丈人正拿着烟袋锅,小心翼翼地拨弄着另一处架子上的菌袋。
上面密密麻麻长满了雪白晶莹的银耳,水灵灵的伞盖在矿灯下泛着珠光。
“姐夫,来得正好!”沈知川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指着旁边一排排半人高、泥封严实的酒坛子。
语气里透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咱先说说酒!这边弹药洞我和闫北哥一共起了两窑新酒,用的是摸索出来的鲜族老法子,又巩固了技术。上一批出了七百斤。
品相和度数都比以前强!对面洞里那批再有个七八天也能出,估摸着六百斤上下稳稳的。”
一旁的闫北,眼睛里的血丝还没完全褪去,但精神头还行,接口道:“是,光阳。现在两个洞轮换着来,加上我们琢磨的提升出酒率那点门道,算下来,基本能保证每半个月左右,两边加一块儿稳定出一千二三百斤新酒。
而且窖里存的陈酒也攒下不老少了。”
陈光阳凑近一个刚启封的坛子口闻了闻,浓郁的酒香直冲脑门,带着新粮发酵后的醇甜和劲道。
“是不错!”他由衷赞道,“这味儿正!看来你和知川是真把这鲜族的三蒸三酿吃透了,以后开酒厂,独当一面没问题。”
沈知川嘿嘿一乐。
老丈人这时也走了过来,烟袋锅在酒坛上轻轻磕了磕,脸上带着农人特有的:“酒是活水,蘑菇和银耳可是咱聚宝盆里的硬货。”
他领着陈光阳走到榆黄蘑的架子前,指着那些肥厚金黄、菌褶细密的蘑菇,“喏,看这长势。还是按咱分批次下菌袋的法子,如今一天稳稳当当能出三百五到四百斤鲜蘑。
朴老板那边两毛五一斤收,刨去零头,按三百八十斤算,一天就是九十五块!一个月下来,光榆黄蘑这一项,稳稳当当两千八百五十块跑不了!”
他顿了顿,烟袋锅又指向旁边那些长满银耳球的菌袋,浑浊的老眼在灯光下格外亮:“再说说这新添的宝贝。按照我改良的法子,用这特制的菌袋,三十五天就能收一茬。
这玩意儿金贵,朴老板那边早就问过价了,眼下市面上新鲜银耳稀少,他给开八十块钱一斤!
我估摸着,这一茬下来,怎么也能有百十来斤。等下一茬菌袋跟上,产量还能往上提!”
陈光阳听着,心里那本账飞快地扒拉着。
就算是按照普通的散酒来算。
酒坊每月稳定近两千底多块进项,榆黄蘑每月近两千九。
再加上即将上市的银耳,按老丈人保守估计的百斤头茬算,就是八千块!
还有那泡酒的程大牛逼那边呢?
还有计划中要扩大的菌袋规模……
这小炮弹洞哪里还是山洞,分明是淌着蜜的泉眼!
他忍不住用力吸了一口洞中混合着酒香、蘑菇清香和泥土潮气的空气。
那味道此刻闻起来,比任何花香都让人迷醉。
眼前是码放整齐的金黄蘑菇,是晶莹如玉的雪白银耳,是封存着粮食精华的酒坛子。
还有老丈人脸上被矿灯映亮的皱纹里藏不住的踏实,小舅子和闫北眼中那对未来有了奔头的亮光。
“好!”陈光阳重重一拍身边一个敦实的酒坛,发出沉闷的回响,“爸,知川,闫北哥,你们干得尿性!榆黄蘑保持住,架子有空地就接着扩菌袋!
银耳是重头戏,千万把好关,湿度温度盯紧了,这可是金疙瘩!酒这边,知川和闫北哥多费心,琢磨着能不能再提提品质,以后咱们的牌子就靠它打响!”
“至于地方的事儿,积攒一下实力,等到我给酒厂盘下来之后,正好就全都挪移到那边去!”
众多人全都火辣辣的。
这弹药洞算是陈光阳的第一个项目,收入已经一直稳定了。
陈光阳来到了弹药洞,自然也就不能闲着。
跟着一直干活到了天黑,这才往回走去。
到了黑天。
他就带着三狗子和二埋汰一同下山。
但刚走了两步,就听见了一个女人哭戚戚的声音传来。
“哎呦我草,不会是碰见啥脏东西了吧?”二埋汰一下子腚沟子都夹紧了。
三狗子虽然硬气,但也有点胆突儿的看向了一旁的陈光阳。
“光阳,到底是啥东西啊?”
陈光阳直接给手中的半自动拉栓上子弹:“你们两个完蛋样,不管是啥东西,我他妈这一梭子过去,都得给我叫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