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1章 破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1章 破局 (第3/3页)

继续生产吗?”

    “生产肯定要继续!”李哲毫不犹豫地说,“咱们才打了一周广告,能有这个销量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

    罐头市场本就是个成熟市场,‘好滋味’是新品牌,不可能一上来就赚钱。只要咱们持续打广告,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品牌,市场规模肯定会慢慢扩大,盈利也会越来越多。”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当然,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咱们得有足够的资金扛过这段‘亏损期’。不过你们放心,资金问题我会想办法。”

    李哲虽然是好滋味罐头公司的大股东,占股百分之五十,但还做不到绝对控股,要跟其他几个股东商量,要么几个人一起凑钱,筹集一部分资金,要么去银行贷款。

    谢厂长听完,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没想到李哲这么年轻,却能看得这么长远,不仅没被短期亏损影响,还提前规划好了资金问题。

    他立刻点头赞同:“李总您说得太对了!短期亏损不算啥,关键是把品牌打出去。

    我之前还担心您会着急,没想到您比我们想得还周全。有您这个思路,咱们公司肯定能做起来!”

    李振国也松了口气,脸上的担忧渐渐散去:“既然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我之前还怕咱们盲目生产,会把资金套进去呢。”

    李哲笑了笑,转而问道:“八宝粥罐头的准备工作,进展怎么样了?”

    李振国立刻答道:“酸黄瓜罐头的最后一批原料,已经快生产完了。八宝粥的原料也都采购好了,新增的设备也已经保养完毕。

    等最后一批酸黄瓜生产完,咱们清洗一下机器、调整好参数,就能立刻转产八宝粥罐头。”

    谢厂长也补充道:“等这几天忙完手头的事,我再组织一次员工培训。八宝粥的生产流程和黄桃罐头不一样,得让大家提前熟悉一下操作规范,免得生产时出问题。”

    李哲点点头:“可以,回头让我母亲来厂里帮忙,八宝粥的配方是她发明的,让她帮着调整一下八宝粥的口味和配比,确保每一批罐头的味道都一样。”

    随后,三人又围绕八宝粥罐头的细节展开了讨论。

    聊到包装时,李振国提议:“八宝粥不像黄桃罐头,得方便携带,我觉得用玻璃瓶包装不太合适,容易碎。不如用马口铁罐头盒?体积小,还轻便,不管是在家吃还是出门带,都方便。”

    谢厂长补充道:“包装上的图案也得设计一下,突出‘家常’‘营养’的特点。比如印上一碗冒着热气的八宝粥,再加上‘独家秘制配方’几个字,既能体现特色,又能让消费者觉得亲切。”

    李哲觉得两人的提议很合理,点头道:“行,包装就按你们说的,用马口铁盒,图案突出‘家常’和‘秘制配方’。”

    谢厂长说道:“等设计方案出来了,我第一时间拿给您看。”

    李哲点点头,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再一个就是定价方面,咱们要考虑成本,也要兼顾消费者的接受度。你们觉得定价多少合适?”

    谢厂长琢磨了一下说道:“目前市场上的米粥罐头,大多卖 1.5元一罐,咱们的配方更独特,用料也足,可以定在 1.8元一罐,既不会太贵,也能体现出差异。”

    李振国微微摇头:“我觉得定价有些低了,市场上的罐头用料很少,通常都是大米、小米、绿豆、红豆、糖。而咱们公司产的八宝粥,用料丰富,成本高得多,定价也要高一些。”

    李哲想了想,问道:“之前的米粥罐头多少克?”

    李振国答道:“430克一罐。”

    李哲说道:“咱们的八宝粥用料和营养更丰富,430克老人和小孩根本吃不完,我建议调整到360克,好吃,大家还会再买,不好吃,量再多也没用。”

    李振国和谢厂长都点头赞同。

    谢厂长继续说:“黄桃罐头靠电台广告打开了市场,八宝粥可以继续沿用这个思路,再加点新花样。

    比如让销售员去各个供销社、副食店做试吃活动,让消费者先尝味道,觉得好再买。”

    李振国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还可以跟之前卖黄桃罐头的店铺合作,让他们把八宝粥和黄桃罐头摆在一起卖,搞个‘买二送一’的活动,带动销量。”

    李哲将这些点子记下,又看了看日历,说道:“既然咱们讨论的差不多了,酸黄瓜罐头也快生产完了。那么八宝粥罐头也要尽快提上日程,在‘腊八’之前要有一定的库存。

    免得咱们广告打出去,货品供应跟不上,那就闹笑话了。”

    李振国和谢厂长对视一眼,脸上都是笑意。

    李振国信心满满道:“放心吧,生产这边我会盯紧,尽快调整好罐头的口味,进行批量生产。”

    谢厂长搓了搓手:“要是八宝粥能卖得好,咱们公司就算彻底在国内市场站住脚了!”

    李哲叮嘱道:“生产效率固然重要,但质量把控更关键,绝对不能出现质量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