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82章 落空(节日快乐!) (第1/3页)
清晨,大队的院墙头上,新贴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红纸标语。
广播室里传来响动,村里的大喇叭随即响起。
喇叭中先传出《东方红》的前奏,接着便传来村支书王铁头略带沙哑的声音:“今儿个是建军六十二周年,向咱村的老兵、民兵和军属们问好!
上午九点在大队部开座谈会,大伙儿都来热闹热闹!”
话音落下后,《闪闪红星》的旋律再次响起,混着远处的鸡鸣,在田埂间久久回荡。
村西头,孙强家。
孙强听到广播时刚吃完饭,他抹了一把嘴,站起身说:“时间差不多了,我走啦。”
孙强媳妇连忙叮嘱:“他爹,你到了那儿可得认真听,要是有不认识的字,别不好意思问人。”
“放心吧,我晓得。”孙强穿戴整齐,整理了一下衣服,随后拿起一个崭新的本子和一根铅笔。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邻居赵小五端着碗吃饭。
赵小五见孙强一瘸一拐地出门,便笑着招呼:“孙哥,今年咋这么早就去大队啊?”
每年 8月 1日,村里人都会去大队凑热闹——听老兵讲抗战故事时,满屋子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半大的孩子们也不吵闹了,趴在门框边跟着听;
到了下午,还有文艺队来表演秧歌和样板戏选段,大队院子里、代销店周边到处都是人,热闹得很。
赵小五也喜欢去凑这份热闹,可现在还不到八点,实在没必要去这么早。
孙强笑着回应:“今年不去大队了。”
赵小五愣了一下,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本子上,诧异道:“孙哥,那你这是要去哪啊?咋还带着本子和笔?”
“哈哈,四季青公司要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今天是培训第一天,我早就盼着这日子了,不得早点去?”孙强说完,便径直往村外走。
赵小五愣了片刻,转身跑回了家。
孙强拐着腿往村北走,走到半路,看见王二麻子也从自家胡同里拐了出来,他布满老茧的手上,同样拿着一个本子。
孙强见状,打趣道:“你这手指头可比铅笔粗多了,能握得住笔吗?”
王二麻子笑着回怼:“俺好歹初中毕业,你也就念到高小,还好意思说俺哩。”
“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人结伴往村北走,路上遇到的相熟种植户越来越多——有的扛着小凳,说是怕培训时没地方坐;
有的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纸,上面记着自家大棚遇到的难题,想趁培训问个明白;
还有的一边走一边唠嗑,说着自家大棚的修建进展。
所有人脸上都挂着欣喜,话里话外都是对培训的期待,那股热闹劲儿,就像过年时串亲戚一样。
很快,一行人到了村北。
看着那座比村委会还气派的食堂,众人脸上都多了几分自豪——很多人都参与过食堂的修建,搬砖、和泥、砌墙,这食堂能建成有他们的一份力。
此时食堂已经装好了门,门口正排着队。
孙强和王二麻子好奇地往前张望,不知道前面在忙活什么。
孙强留下来排队,王二麻子则跑到队伍前头打听,见到门口站着赵铁柱和王大庆,两人正核对名单——只有和公司签约的种植户,才能进去参加培训。
“哟,还挺正规!”听到这个要求,孙强不仅没不高兴,胸膛反而挺得更直了。
他可是第一批跟四季青公司签合同的种植户,这份身份让他格外骄傲。
因为都是本村或邻村的人,彼此都熟悉,核对姓名的速度很快。
到了孙强和王二麻子这儿,赵铁柱连名单都没看,直接摆手让他们进去:“快进吧,里头都快坐满了!”
这份优待,让两人心中愈发舒坦,对四季青公司也多了几分归属感。
当然,也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想混进去,都被赵铁柱和王大庆拦了下来,只能站在食堂周边,踮着脚往里面瞧。
食堂内更是热闹,屋顶上挂着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四季青公司第一届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
除了来参加培训的种植户,四季青公司的员工也都聚在这里:有的忙着搬桌椅;有的在队伍旁维持秩序,指引种植户找位置;还有的帮着分发提前印好的资料。
李哲、陈守耕、朱益民和周青禾正聚在一起说话,偶尔有种植户过来打招呼,李哲都笑着回应,叮嘱他们先找地方坐。
过了一会儿,眼看快到八点半了,李哲转身对身旁的金百万说:“金哥,人来得差不多了,咱们开始吧。”
一旁的老李插话道:“我瞅着外面还有种植户陆续进来,要不咱们再等等?”
李哲摇摇头:“不等了,以后培训也得守这个规矩,只能是人等课,不能让课等人。要是今天开了等的头,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你等着瞧,再过一个小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