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4章 再见大明 (第2/3页)
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孩子都遭到了这样的待遇,但此时的张居正没有多少功夫去感慨这些,他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中不可自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他越是思考这八个字便越是觉得这几个字中藏有无尽的智慧!
这里面好似藏着无尽的理!
一个政策即便是适合大多数地方,也有少部分地方是不适应的。
需要针对该地区的不同去调整。
怎么调整?
还是得先去做了发现问题了再说。
时间啊…
【紫禁城的金瓦...每一片都映着张家人的身影,太仓的每一粒米都沾着张家人的血泪】
【朱翊钧抄的不是张居正的家...】
【他抄的是大明江山的根基!】
【所以说啊,有时候也别怪大明的官员如此对待朱家】
【所谓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于谦、张居正、戚继光、秦良玉、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
【他们的结局都在昭示着朱家皇帝的冷血】
【大明的臣子已经足够对得起大明了,即便到了山河破碎之时,亦有许多人为国殉葬】
洪武年间。
朱元璋沉默了。
许久之后他的嘴角抽动了一下,露出些许苦涩的笑容。
“是啊,该亡啊。”
“有此结果倒是咎由自取了。”
朱元璋咬了咬牙心中竟有些许的慌乱。
他的目光落在大殿的每一个臣子身上。
转而又化作了坚定!
这朝堂之上站着的很多人...还是该杀!
冷血就冷血吧!
残酷就残酷吧!
这些前元归顺的许多官员必须到了该清洗的程度了。
他们不是于谦、张居正、海瑞!
朱元璋到底是朱元璋,便是如此他的心还是那般酷烈。
以后是以后,现在是现在!
只不过若标儿不死的话...或许能少杀一些人。
【张居正与海瑞,这两位文官集团的极致代表,他们虽然相处在同一时代,但他们的人生始终没有真正的交集】
【可是作为同时代的名臣他们的命运又纠缠在了一起】
【一个是理性而务实的改革派,一个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