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5章 杨钊和闪光文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785章 杨钊和闪光文化 (第1/3页)

    与此同时,在蓉城高新区的一栋写字楼里,杨钊正对着电脑屏幕发愁。

    他的公司“闪光文化”占据着这层楼的一个角落,办公区只有400多平,但装修得颇具现代感,墙上贴着不少旗下网红的照片和短视频平台的lOgO。

    只是此刻,公司里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二十几个员工在工位上无精打采地敲着键盘。

    杨钊的办公室是玻璃隔断的,他能看到外面的情况,外面的员工也能看到他。

    但他此刻没心思管这些,他的注意力全在屏幕上那些惨淡的数据上。

    杨钊算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MCN(多频道网络)行业的人。

    最早是从游戏直播平台斗鱼起家,签了几个技术不错有点幽默感的小主播,做游戏内容聚合和推广。

    那时候行情好,靠着平台红利和一些广告植入,也赚了点小钱,过得还算滋润。

    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斗鱼这类游戏直播平台,流量高度集中于头部顶流大主播,像他这种小MCN机构,能分到的资源和曝光量极其有限。

    旗下的主播不上不下,难以突破瓶颈。

    内容形式也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游戏直播,变现渠道主要靠平台分成和少量广告,抗风险能力很差。

    去年,看到短视频风口崛起,尤其是抖音的迅猛发展,杨钊意识到必须转型。

    他果断带领团队开始向抖音倾斜资源,尝试孵化短视频网红。

    但抖音的逻辑和斗鱼完全不同。

    斗鱼看重的是直播时长、互动性和游戏技术,而抖音更偏向于短、平、快的创意内容,算法推荐机制神秘莫测,对内容质量、人设打造、运营技巧的要求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的团队尝试做了几个方向:颜值舞蹈、美妆测评、知识分享......

    钱投了不少,人也签了一些,但效果始终不温不火。

    做出来的内容要么同质化严重,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要么抓不住热点,蹭不上流量;

    好不容易有一两个视频数据稍微起来一点,后续又无法持续,很快被打回原形。

    公司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斗鱼平台的老业务增长停滞,收入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

    抖音平台的新业务投入巨大,却迟迟不见回报。

    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