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车BU往事 (第3/3页)
机”完成20毫秒级通信时,项目组长那熬红的眼睛里迸出的泪光。
20毫秒!
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对物理定律的一次挑战。
2011年,基于原型机的成功,一个更隐秘的“车联小组”诞生,成员只有五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第一个硬骨头,是为奥迪新一代Q7定制开发车载网关模块的雏形 —— T-BOX 0.1。
那是一个疯狂的夏天,实验室里堆满了奥迪拆解下来的控制器和线束,空气里弥漫着焊锡和咖啡因的味道。
虽然最终项目因奥迪内部策略调整未能量产,但那些在绝望中诞生的灵感,催生了华兴在车联网领域最早的23项核心专利。
他至今能背出自己主笔的那份专利号:CN102572947A,《一种车联网拥塞控制方法》。
那是华兴在汽车通信领域刻下的第一个清晰坐标。
真正的转折在2013年4月。
魔都研究所,一个不起眼的楼层,挂上了“车联网实验室”的铜牌。
他作为核心骨干之一,见证了它从无到有。
首任主任由集团一位资深技术专家挂名,但实际挑大梁的是他们这批年轻人。
最初的定位非常明确:做好Tier1.5,为车企提供稳定可靠的“管道”,即车载通信模组(T-BOX)、路由器。
他们像一群精密的手艺人,打磨着连接汽车与数字世界的接口。
第一款真正量产的拳头产品,是为比亚迪秦DM提供的ME909T车载4G通信模块。
当出货量突破十万大关的消息传来,整个实验室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那一刻,他们总算是真切地触摸到了市场的脉搏。
他这个核心工程师也顺理成章的接任了车联网实验室主任的位置。
2014年,一个更具野心的平台从实验室的蓝图中走向现实。
那就是OCeanCOnneCt车联网平台。
这是行业首个基于云原生架构打造的车联网“大脑”,标志着华兴从单纯的硬件提供商,向平台级服务商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