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章:让老师评价朱元璋,那指定没好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3章:让老师评价朱元璋,那指定没好话 (第3/3页)

哲笑了,摇了摇头。

    “如果你们俩活在21世纪,见到了所发生的一切。”

    “你们就知道这句话太理想了;非我族类的任何族群的人,都畏威而不畏德。”

    “所以老祖宗们的另一句话又灵验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们华夏族群没有外国的铁友,有的只有战略与利益上的临时伙伴,有的只有国内东北的【老铁】。”

    电视机内。

    李时珍点了点头,继续评价:

    “你的老祖宗,目光非常的短浅,他没有丝毫远见;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他就不是做皇帝的那块料!”

    “就算把朱元璋换成一个我大明的寒门学子,且没有接受过任何岳麓书院的知识的读书人,人家在治国的方面做得都会比朱元璋好。”

    “但政治方面,寒门读书人是比不过你家老祖宗的,因为不够杀伐果断。”

    “所以,我评价是:朱元璋治国根本不行,政治方面残忍又无可挑剔。”

    听到这话,朱载堉皱眉,回顾一番历史。

    嗯...

    太祖皇帝在位期间做的事情...

    卫所制度、锦衣卫、鼓励开垦皇帝免税、开科举等等。

    乱杀大臣、发行宝钞、恢复分封制、恢复殉葬制、还有禁止海商以及废除宰相制。

    后来Judy老祖发现了皇帝权利太大,于是分出去了一部分,建立了内阁制;同时还减轻了皇帝的任务。

    总的来说,太祖皇帝做得真的如老师所说。

    【好差!】

    良久,朱载堉说:“老师您继续。”

    “朱元璋出身贫寒,他的幼年因元朝贪官横行导致父母饿死且无钱安葬。”

    “由于这段经历,让朱元璋对腐败深恶痛绝!”

    “所以在他根深蒂固的思想中——认为官员只需基本生活保障即可,高俸禄反而会助长奢靡之风。”

    “他后来甚至将官员的俸禄全部折算为粮食,通过计算耕种所需人力来警告官员珍惜民力。”

    “其次,朱元璋确实是吸取宋朝与元朝的教训。”

    “元朝因腐败亡国。”

    “而宋朝虽高薪养廉却导致财政负担加重且贪腐频发——像【三冗之患】。”

    “所以朱元璋认为低俸禄就能避免过去的重蹈覆辙。”

    “但实际结果却是大明的官员因生计所迫更易贪污——人家当官的连家里人都养不活了,我若不贪点,难道要让我一家饿死吗?”

    此话一出,朱载堉无言反驳,认可地点了点头,“这点永乐皇帝改了;提高了官员的俸禄。”

    李时珍点了点头,“嗯是的。”

    “朱元璋还废除了前朝的职田补贴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仅发放俸米;这从而进一步削减官员收入来源。”

    “之后朱元璋通过剥皮实草等酷刑试图震慑贪官,低俸禄被视为从经济源头杜绝腐败的手段。”

    “然而,就在这种【高压+低俸禄】的组合下,反而迫使官员更加铤而走险。”

    “民间流传一句话:【大明洪武的官,狗都不当】。”

    “再之后:宝钞制度。”

    “朱元璋他对经济压根就不懂,他只知道做宝钞能让他国库收来真金白银,却没有想到之后一系列的问题。”

    “他学宋朝推行【交子】,后又学元朝宝钞。”

    “结果大明宝钞一经流通,飞速贬值,导致百姓各个吃亏只能往肚里咽!”

    “尤其是宝钞的制作工艺,换个小作坊都能仿出来假货——那谁还愿意用他的宝钞,所以后来宝钞变成了废纸;都是有源头可寻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