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397章 杜清远的诡辩术 (第3/3页)
来的几份卷宗摊在他面前:“这些是报名参加辩论的学子的信息,你看看,或许有用。”
经陈岩派人暗中查访,发现他们皆有一个共同点。
近半年来,频繁出入蜀王府,或是参与诗会,或是参加宴请,与王府关系匪浅。
还将这些人在公开场合发表过的言论、所作诗词文章中有倾向性的句子,都摘录整理成册。
其中不乏对“藩屏乃固国之本”、“蜀地得藩王庇佑方得安宁”等观点的推崇。
当然,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
我对杜清远道:“还有三天,好好准备一下。”
杜清远接过册子,只翻了几页,眼睛便亮了起来,“妙啊!有了这些,看我不怼死他们!”
我查看了下日程安排,接下来几日并无紧要公务,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与其让杜清远这愣头青独自去闯那龙潭虎穴,不如我亲自去现场看看风向。
那些所谓的“青年才俊”,在蜀王的熏陶下,究竟是何等成色?
致远学宫搭台,蜀王唱戏。
我这镇武司代监正若不去捧个“人场”,岂不辜负了这出好戏?
我放下卷宗,对杜清远道:“正好这两日无事,我陪你同去。蜀州才俊的高论,我也该去亲耳听一听了。”
杜清远大喜:“姐夫哥你也去?那太好了!有你坐镇,我心里更踏实了!”
我们定在三月十四出发,提前一日抵达学宫。
此时虽距正式辩论尚有两天,但青城山下想必已是学子云集,暗流涌动。
动身前夜,陈岩在确认所有安排后,眉宇间仍凝着一丝化不开的忧色。
“大人,九幽教蛰伏两月,太安静了。属下总觉得,此行……怕是不会太平。”
我闻言笑了笑,“怎么,我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难道还敢主动送上门来?”
话虽如此,我心中却也并未大意。
蜀王或许不会明着动手,但九幽教这些阴沟里的老鼠,难保不会狗急跳墙,行险一搏。
但以我跟九幽教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他们不会做如此蠢事。
翌日,天气晴好。
我和杜清远带着李长风、徐顺以及一队精干护卫,骑马出了成都府,直奔青城山方向而去。
春风拂面,沿途田野已见新绿,但我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那座即将掀起波澜的致远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