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7章 《请设公私协商制度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7章 《请设公私协商制度疏》 (第2/3页)

,也是有些头疼,又发给科道商议。

    但是这一次六科和都察院却十分的克制。

    大概是被苏泽搞的有心理阴影了,六科都察院这次没有再进行什么道德批评,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这件事。

    但是依然是反对的声浪占据大多数。

    七月二十五日,隆庆皇帝再次扩大,将苏泽奏疏发往有司衙门,就连报纸上也刊登了苏泽的奏疏。

    而这一次的声浪则更大了。

    最激烈反对的,就是《新乐府报》了。

    主编何心隐亲自撰写文章抨击苏泽,指出这是“损朝廷而利私器”的行为。

    何心隐论述,倭银公司所的利润,最后都是股东分红的,这等于是朝廷将钱发给这些股东。

    何心隐同时也忧虑的写道:

    “朝廷之税赋,取之于民,则应用之于民,以平贫富、济苍生。”

    “若以此公器私用,助富者益富,而贫者益贫,则社稷之基何以得安?长此以往,非长久之计也。“

    但是《商报》这一次旗帜鲜明的站在了苏泽这边,主编范宽也撰文道:

    “诸君所论“损公肥私“之虑,吾不敢苟同!倭银公司股东岂非我大明之民耶?”

    “当知海路通则百货通,百业兴则万税足。今以水师护航之小费,换倭国白银之巨利,更绝汪直辈再生之患,实乃以朝廷公器护天下公利也!”

    刚刚回到京师的沈一贯,在入城的马车上就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他刚下马车就冲到了报馆。

    “一甫兄,子霖兄呢?”

    “肩吾兄从朝鲜回来了?”

    罗万化有些高兴,沈一贯随王世贞出使的时候,报馆也冷清了不少。

    “一甫兄,子霖兄这份奏疏你看了吗?”

    罗万化叹息道:“子霖兄上书的时候,我也曾经劝过他,认为这样不妥当,但是子霖兄还是要上书。”

    “那子霖兄呢?”

    “去东宫了,据说是商议组建倭银公司董事会的事情。”

    沈一贯说道:

    “吾等在出资认购了倭银公司的股份,正是应当避嫌的时候,子霖兄这份奏疏不是给了攻击之实?”

    罗万化也是一惊。

    在倭银公司成立的时候,苏泽张罗好友都去认购了股份。

    罗万化也拿出积蓄买了一点,就连当时不在京师的沈一贯,苏泽的妻子赵令娴也帮着出力,帮着沈一贯的妻子杜氏购买了股票。

    如今外朝还没有攻击到这一点,但如果放任舆论这样发酵,必然有言官御史会以此来攻击苏泽,这样确实会影响苏泽的声誉。

    也难怪沈一贯如此匆忙的来报馆。

    “肩吾兄,现在如何是好?”

    沈一贯说道:

    “也不知道子霖兄有没有后手。”

    ——

    东宫中。

    苏泽正在向李文全讲解倭银公司的组织结构。

    “倭银公司募股和铁路公司不同,铁路公司总股本只有三万银元,一百银元一股,也就三百股东,所以铁路公司可以让所有股东都参加董事会。”

    “但是倭银公司就不行了,股份分散,如果所有出资的股东都能参与公司管理,那不就乱套了。”

    李文全深以为然的点头。

    李文全不仅仅自己出资,还用澎湖殖拓商团的资金入股,此外他还代持了东宫的股份和武清伯府的股份。

    作为倭银公司的首倡者,加上倭银公司的大股东,李文全成为倭银公司筹备会的会长。

    苏泽说道:

    “所以要定下一个标准,以一定股本作为门槛,超过这个股本的可以成为董事会的成员,负责公司的决策。”

    李文全点头。

    苏泽又说道:

    “但是倭银公司的日常运营也是需要专业人士的,所以董事在公司重大问题上进行决策,还是需要雇佣专业的人才,来具体公司的运营。”

    李文全又点头。

    苏泽接着说道:

    “此外还有几点,在任官员不能担任董事,只能分红,以防官商勾结。”

    “虽然普通股东不能参加董事会,但是董事会每半年,应该将公司运营的情况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