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5章 从报纸得到捷报的兵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5章 从报纸得到捷报的兵部 (第3/3页)



    苏泽离开后。

    霍冀开口说道:

    “老夫今日就上书请辞。”

    “大司马!”

    曹邦辅看向霍冀,他没想到霍冀竟然会突然提出来请辞。

    霍冀又对着曹邦辅说道:

    “老夫会向朝堂举荐你来接任。”

    宰辅和大九卿一级的官员,如果是主动辞任,拥有一次向皇帝和内阁上表的权力。

    这份表疏也可以算做是政治上的遗表,皇帝和内阁一般会表示尊重,同意这份表疏的内容。

    隆庆朝几场重要的战争,搜套之战和东胜卫之战,主持兵部的都是霍冀,虽然不及戚继光临阵作战的功劳,但是筹谋后勤也是极大的功劳,皇帝对这位大司马还是信任的。

    霍冀今年五十六岁,这个年龄在大明官员中也不算大,明廷文官都是出了名的长寿,六七十岁依然在任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曹邦辅也知道,这位大司马确实有辞官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霍冀说道:“武监和辽阳的事情,总要有人承担责任,本官如果不辞任,难道你们要辞任吗?”

    这时候就看出霍冀在兵部的威望了,在场的官员纷纷表示自己要承担责任,但是霍冀大手一挥说道:

    “只有老夫能担下这些事情,你们勿要多说,等新尚书上任,你们也要勤于王事,好好襄佐新任尚书。”

    紧接着,霍冀将其他官员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了曹邦辅一个人。

    霍冀说道:

    “老夫为什么要请辞,你应该清楚吧?”

    曹邦辅黯然点头。

    他和霍冀,在政治上其实不是一个派系。

    霍冀虽然和高拱亲近,但他是前朝元老,本身也算一个小山头。

    曹邦辅是张居正举荐,才从蓟辽总督任上返回兵部的,算是张居正一派。

    曹邦辅当然明白霍冀辞职的原因。

    九卿重臣,最重要就是威信。

    身为兵部尚书,就是要能将兵部合议带到皇帝面前,让皇帝和阁老们听从兵部的意见。

    至于这个兵部合议到底是怎么议出来的,是兵部尚书一言堂,还是兵部官员的集体意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兵部尚书需要能影响皇帝和内阁。

    以前霍冀是可以的。

    但是武监和辽阳两件事,皇帝和内阁都会质疑兵部的专业性,那霍冀这个兵部尚书就不再拥有威信了。

    那继续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赖下去,要么成为皇帝和内阁的传声筒,要么被属下架空沦为吉祥物,都是两头受气两头不讨好的结果。

    霍冀叹气说道:

    “王崇古性格刚强,做九边总督尚可,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不适合他。”

    “谭纶是苏泽举荐,如今部里对他敌意很深,如果谭纶就任这个尚书,兵部人心难以凝聚。”

    霍冀看向曹邦辅说道:

    “你在部内有威信,又通融圆滑,这几年的兵部尚书差事不好当。”

    曹邦辅也跟着叹气,霍冀说的确实没错。

    皇帝和内阁都对兵部工作不满意。

    在北部边疆平定后,敏锐的官员都看出来,皇帝和内阁都有改革兵制的想法。

    这时候,无论是谁当这个兵部尚书,都要夹在两边受气。

    兵部的利益要维护,皇帝和内阁的话又要听,还有苏泽这样的人给皇帝和内阁出谋划策。

    所以霍冀才觉得,性格刚强的王崇古,不适合接任兵部尚书。

    这和王崇古本身的派系立场无关,只要他担任兵部尚书,就要为兵部的利益奔走,即使他和苏泽都是高拱的阵营,这点也是绝对不会变的。

    所以霍冀才挑选了曹邦辅这个圆滑通融的继任者,就是希望他能居中调和。

    霍冀叹息说道:

    “徐阁老曾经说过,我们做大臣的,就是家里的媳妇。”

    “媳妇操持家务,上要给家翁面子,下又要给丈夫里子,有时候还要受夹板气。”

    “等老夫去任后,你可以缓和和苏子霖的关系,他要是对军务有想法,先和兵部通个气,兵部也不是不能接受。”

    曹邦辅叹了口气,恐怕自己和苏泽私交不错,这也是霍冀推荐自己的原因。

    谁让大明出了苏泽这样的妖孽呢?

    月月两疏,事事皆准。

    兵部还能怎么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