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请设国子监武科疏》 (第2/3页)
。
对于他们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臣,政治待遇主要靠投胎,努力反而是减分项。
你一个勋贵努力上进要做什么?这都不敢想!
所以大部分勋贵的生活目标,都转移到了赚钱上。
谁不知道,苏泽是京师的财神爷。
京师这么几个赚钱的产业,哪个不和苏泽有关?
就说国丈武清伯李伟家的庄子,靠着种土豆赚了多少?
就连武清伯隔壁的几个庄子,也靠着偷武清伯家的土豆种苗发了财。
听说太子又给武清伯一种名为红薯的作物,听说这一次武清伯亲自披甲,每日拿着长矛巡视农庄。
徐文壁态度恭敬,但是苏泽也没有轻慢这位定国公。
双方寒暄了一阵子后,小胖钧撂下话,说是苏泽有事要和定国公商议,就带着张宏回去睡回笼觉去了。
明伦堂内就留下了苏泽和徐文壁,这位顶级勋贵不知道怎么的,单独面对苏泽的时候紧张起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朝会的时候遇到阁老们一样。
苏泽开口说道:
“国公,苏某央求太子请您过来,是有一件事和您商议。”
“苏翰林有什么话就说是了!”
徐文壁一副好说话的口气,他以为苏泽是要带着自己发财。
苏泽却说道:
“这次李成梁部曲在京师闹事,陛下震怒,惩办了李成梁。”
“苏某想,李成梁会犯下错误,还是因为朝廷缺乏教育的原因。”
“苏某也和戚帅谈过,如今军户中的子弟,很多都不事兵法,家学断绝,不少百户千户,乃至于指挥使,一年到头都不去军营,如果真的遇到战事,这些卫所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苏泽说这话的时候,徐文壁也有些心虚。
他是顶级的勋贵,而大明的勋贵都是武勋,他其实也兼着三大营都督的差事。
苏泽说的没错,大明的军官体系,经历这些年的演变,已经成了一种荣誉性的贵族职位。
因为大明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
所以演变下来,世袭军职其实就和是“子、男”一样,不过是低级的世袭爵位。
其实仔细想想卫所体系,也就和贵族封地差不多。
一个千户所,千户的职位是世袭的,千户就是世袭的爵位。
千户所的军屯,其实就是千户的封地。
千户所世袭的卫所兵,其实就是千户的封臣和农奴。
千户不受地方官员管理,一般都是省一级的都司衙门才有管辖权,而千户犯事需要兵部查验才有调查审判权,这也是封地贵族法权一样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卫所的战斗退化,军官的素质也在退步,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军官,而是贵族了。
而且卫所是封地贵族,大明还有一种宫廷贵族,也就是锦衣卫世袭军职。
锦衣卫的百户千户经常是皇帝授予私臣的,比如外戚,再比如皇帝的宠臣。
锦衣卫军职也是世袭,不过这种世袭没有“封地”,一般世袭的是锦衣卫内的职位,也就是司法职位。
苏泽对徐文壁说道:
“出了李成梁这样的事情,是朝廷没有教化的结果。”
苏泽说道:
“所以下官有个想法。”
定国公知道正戏来了,他连忙问道:
“请苏翰林赐教。”
苏泽说道:
“赐教不敢,只是有个小小的提议。”
苏泽说道:
“大明军户承袭就有祖制,父死子继,职位由嫡长子继承。”
“兵部需要由都司验真身,上书作保,袭职的子弟在京师参加兵部考试,试职2年,考满无过方实授。”
徐文壁点点头,这是大明的制度,但是实际执行却早已经走了样。
徐文壁说道:
“苏翰林说的这是祖制,但是兵部考察早已经沦为过场,如果真的要考察,大半袭职的子弟都是考不过的。”
“所以从先帝朝开始,就准许考不过的军官子弟纳粮免考。”
“如果苏翰林要加强兵部考核,那怕是弄不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