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9章 舌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99章 舌战 (第1/3页)

    阁部重臣和九卿列座,苏泽满眼看到的都是熟人。

    太常卿陈庆,光禄卿黄华,太仆卿朱大器,这几个存在感不强的九卿,上次苏泽在九卿共议的时候已经认识了。

    前任鸿胪卿萧澜,已经去南京养老了,新任鸿胪寺卿就是王世贞。

    上次参会的刑部侍郎洪朝选已经罢官,接任他的是苏泽的老朋友李一元。

    通政使暂缺,通政副使杨思忠暂代参会。

    当然人群中有几个新面孔。

    工部侍郎潘季驯是个留着长长胡子,看起来有些风霜的中年官员。

    吏部侍郎终于补缺,吏部侍郎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榜眼。

    吕调阳是个很有儒生风度的老者,他也是通过经筵官飞升的典型官员。

    吕调阳去年开始担任隆庆皇帝的经筵官,多次给皇帝讲学获得奖赏,在这次皇帝补缺吏部户部官员的时候被廷推,然后被皇帝钦点为吏部侍郎。

    如今朝野上下,都认为吕调阳是首辅李春芳的党羽。

    但是苏泽却知道,在他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吕调阳是张居正的坚定副手。

    而历史的一个巨大玩笑是,吕调阳能在大明官场上平步青云,他的人设就是“孝”。

    而历史上,张居正父亲去世后,按理说张居正应该回乡丁忧,是吕调阳带头上书夺情,请求皇帝留任张居正。

    最终也因为这件事,吕调阳的政治生命破产,归乡后不久就去世了。

    苏泽看了一眼张居正,在挖人方面,这位张阁老确实是专业的。

    高拱的得意弟子,吏部文选郎张四维,日后也是力助张居正夺情。

    苏泽看了一眼首辅李春芳,这位首辅清静无为,政治手腕高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的“无为”的。

    相比之下,张居正的手段就要“有为”的多,他对于自己的门生弟子也不吝啬提拔重用,举荐他们也不会避讳。

    再看吕调阳,让苏泽想起了张居正的手腕。

    “无为”对上“有为”,下面的人怎么选,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阁部九卿落座后,苏泽看到在一群座位的对面放着一张椅子。

    好家伙,这架势比三堂会审还恐怖。

    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自己好歹有一张椅子。

    李春芳宣读了皇帝圣旨,讲了两句客套话,就说道:

    “陛下命‘再下南洋’之议,进行九卿廷辩,陛下口谕‘诸卿要辩个清楚,辩个明白’。”

    “有所议者直接站起来发问就是,今日廷辩不用虚礼。”

    说完这些,李春芳就坐回位置上,用戏谑的眼神看着苏泽。

    等李春芳宣布开始后,首先站起来的是兵部侍郎曹邦辅。

    “苏翰林,当年郑三宝下西洋,海员水手多达万人,如今要重下西洋,这些海员水手从何而来?”

    曹邦辅这么一问,阁部和九卿重臣们纷纷点头。

    人,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苏泽微笑的站起来,对着曹邦辅行礼,接着说道:

    “少司马,下官的想法是,请设海防武举,选拔精通海务的军官。”

    “除此之外,下官还想请奏陛下,在直沽市舶司设教习所,专司培养精通航海、导航、海战的专务人才,为再下西洋做准备。”

    “至于海员,山东指挥使俞大猷正在编练山东海防卫所。”

    “再说了,郑三宝第一次下西洋,舰队规模也没有后面那么大,第一次下西洋只需要派遣舰队十数艘,搜罗山川地理旧闻,打探失贡藩属国的情况就行了。”

    听到苏泽拿出的方案,众人也点头。

    特别是听到苏泽提议先派遣小规模舰队下西洋的时候,很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只是小规模的舰队,那消耗的钱财也不会太多,那朝野反对的声浪也要小很多。

    听完了苏泽的话,曹邦辅停止了发问。

    作为兵部侍郎,他其实是想要知道苏泽的海防方略。

    整编海防卫所,俞大猷是海战名将,曹邦辅自然是放心的。

    海防武举和市舶司海务教习所?

    这两个提议让曹邦辅满意。

    原因无他,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