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 期货,粮食和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95章 期货,粮食和酒 (第1/3页)

    “大宗粮食交易市场?”

    朱翊钧不理解这些字在一起的意思。

    苏泽说道:

    “殿下,这市场名为大宗,也就是不是卖给普通百姓的,每份至少要一艘纲船的粮食起卖。”

    “一纲船?”

    朱翊钧惊讶了一下,最近他也恶补了一些粮食的知识,一艘纲船的载运是四百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能买下一艘纲船粮食的,必然就是粮食商人了。

    朱翊钧对商人没有好感,苏泽说道:

    “殿下,这世上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粮商固然会囤积居奇,但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统卖粮食,也是有原因的。”

    朱翊钧疑惑的看向苏泽,苏泽说道:“这事情交给官办更糟糕。”

    朱翊钧似懂非懂,但苏泽似乎说的没错,历朝历代有对盐铁专门的,就是宋代榷卖那么多东西,也没有对粮食专卖过,这其中肯定是有道理的。

    苏泽继续说道:

    “这个大宗粮食市场,粮号在市场购粮,公开透明,付钱后粮食就会从直沽送到京师来。”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黄骥问道:

    “这个价格怎么定?”

    苏泽笑着说道:

    “当然是商人商量着定了。”

    黄骥追问道:

    “既然这粮食的钱是提前付的,那这个价格就是几天乃是几十天后的价格,这要怎么定价?”

    苏泽说道:“当然是商议定价了。”

    黄骥思考了一下,却突然说道:“妙啊!”

    朱翊钧看向黄骥。

    苏泽诧异的看向黄骥,这家伙自从读了自己抄写给他的公式后,这算学功力怎么涨得这么快?

    朱翊钧还是一脸不懂的样子,黄骥说道:

    “殿下,这粮价是未来的粮价,那商人就会考虑未来粮食波动定价。”

    朱翊钧已经听不懂了,但是苏泽明白黄骥已经懂了。

    其实这就是粮食期货。

    期货交易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能稳定获得大宗商品。

    期货交易的初衷,就是为了稳定粮价。

    而历史上的第一间期货交易所,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

    19世纪,美国大规模进行中西部开发,芝加哥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所以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重要的粮食集散地。

    由于粮食生产有季节性,所以每到粮食收获大量上市时,便大大超过芝加哥当地市场的需求。

    但由于当时仓库不足和恶劣的交通运输,使得粮食不能及时运到东部,粮食购销商也因为仓库不足无法大量购买再择机出售。所以粮食价格一跌再跌。但是,到了来年春季,粮食短缺,价格飞涨。

    于是粮食商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在交通要道旁设立仓库,收获季节从农场主手中收购粮食,来年再发往外地,这样就缓解了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

    但是粮食商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收购价高于出售价,就会亏本。因此他们在购入粮食后就立即与芝加哥的粮食商签订第二年春季的供货合同,事先确定销售价格,进而确保利润。

    从数学上说,期货的出现,就让商人在定价的时候趋向于平均值。

    而市场也会根据市场价格调解期货供应,最后达到自动稳定粮食价格的作用。

    京师这样级别的大城市,粮食依赖其他地区的粮食供应,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会影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只有在保证粮食的情况下,百姓才会进入工坊。

    除此之外,苏泽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改漕为海。

    漕运关系到大量的人力,轻易不能动。

    但是商业运输完全可以改漕为海。

    粮食期货必然会让粮食出售和承运方更加计算成本,肯定会有人选择价格更低的海运。

    这一次太子从登莱运粮到直沽,再运回京师的动作,也会让敏感的商人发现海运的好处。

    这样下去,直沽很快就能恢复从前的热闹,变成北方重要的港口。

    朱翊钧看向两位师傅,他虽然不懂,但是既然两人都这么说,他立刻拍板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