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章 请修民法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4章 请修民法典 (第3/3页)

皇帝才翻到奏疏的最前面,翻看阁老们的票拟意见。

    李春芳告假,赵贞吉没有票拟,高拱和张居正对于苏泽这份奏疏有关修律的事情,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隆庆皇帝也动心了。

    镇抚司每年的开销也不小,苏泽虽然在奏疏中说,贩卖红契的“印花钱”到底能收多少不好预测。

    但是整个京师涉及到田产住宅的交易不少的,很多商人百姓其实也怕产权纠纷,就算是多花点钱,能有堂堂锦衣卫来见证,买卖双方都会安心不少。

    高拱的票拟意见是:

    “镇抚司分司刑民二律,宜敕刑部、都察院详议职司划分,务使诏狱虚设之弊得除,司法清明之效可期。该员以财计切入卫所积弊,老成谋国,伏乞圣裁。”

    张居正的评价更高,“破立并举实裨新政,宜速颁敕谕施行。”

    此外张居正还表示,印花钱直接入内帑,专门负责镇抚司的俸饷。

    看完奏疏,隆庆皇帝还是有些犹豫。

    他想了想,对冯保说道:“东厂怎么看?”

    冯保在路上已经想好了对策,等到皇帝发问后,他装作思考了一下,这才说道:

    “陛下,仆臣以为,苏翰林此疏极好。”

    这下子隆庆皇帝惊讶了。

    作为司礼监太监,太监最怕的就是被扣上“私通外朝”的帽子。

    司礼监是皇帝的家仆,旗帜鲜明的和外朝大臣站在一起,那皇帝要怎么想?

    冯保也是司礼监的老人了,是经历过嘉靖朝和裕王府残酷宫廷斗争上来的,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皇帝藏住了自己脸色,平静的问道:“那朕到是要听听你的高见了。”

    皇帝这句话不阴不阳,让冯保猜不出皇帝的真实态度。

    越是大人物,越不能冲动用事,越是不能让下级轻易的猜出自己的心事。

    隆庆皇帝这态度,也是一种试探。

    这一刻冯保已经有些后悔了,自己这么做终究还是犯忌讳了。

    但是既然已经走了这条路,那就更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虽然冯保不清楚隆庆皇帝的真实态度,但是他还是选择继续走下去。

    冯保说道:

    “陛下,养象所和修律的事情仆臣不清楚,也不懂这些国家大事,但是就有一点,无论是养象所的捐银,还是镇抚司的印花钱,都能让锦衣卫多些进项。”

    “这样一来,陛下再授锦衣卫的时候,外朝也没办法再议论了。”

    冯保这回答十分的巧妙了。

    他并不清楚隆庆皇帝是否赞成苏泽的政策,而且作为司礼监太监,他也不方便在这样的大政上表态,万一误判了皇帝的态度,那自己的前途就完蛋了。

    冯保不讲其他的东西,就讲苏泽奏疏的好处,这些银钱收入能够减轻财政支出,还能增加内帑收入。

    不用外朝的银子,日后皇帝再拿锦衣卫百户千户去封赏,外朝大臣也没有话说。

    冯保站在皇帝内臣的位置上说这话,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这民律能不能修成,那就是外朝的事情了。

    冯保说完之后,隆庆皇帝想起了上元灯会。

    上元灯会内帑也出了钱,效果非常的好,而灯会结束那些外朝大臣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攻击皇帝铺张浪费,京师百姓都夸办得好,上元灯会有盛世气象。

    后面的百戏会和灵济宫大会也都是这样,百戏会是太子用皇室闲置的铺子和内帑库存的旧物赚钱办的,开幕的效果极好,群臣和百姓都称赞太子的孝心。

    而苏泽搞钱的本事皇帝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能挣钱,那日后皇帝在封赏亲信亲戚,也不用再受外朝言官的唠叨了。

    这么想来,修律反而都是附带的了。

    隆庆皇帝下定了决心,他对着冯保说道:“下旨刑部,由刑部侍郎李一元,领着刑部官员议一下,这民律要怎么修,上本奏疏来。”

    “养象所和镇抚司民案司可以先办起来,剩下的事情等法司详议之后,再厘定镇抚司刑案权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