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3章 《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 (第3/3页)

会让皇帝猜疑。

    但是苏泽的名声很大,入仕以来的战绩了得,锦衣卫也不敢得罪他。

    更重要的是,苏子霖一心为公,朝中大臣,反对苏泽的,还是赞同苏泽的,都认可这个人设,苏泽上疏都是为了国家大计,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这一切种种结合起来,才让苏泽可以坦然的上书讨论锦衣卫的事务。

    加上隆庆皇帝自己不喜欢动用锦衣卫,导致锦衣卫的地位降低,才让苏泽有了上疏的机会。

    可就算是这样,有关锦衣卫的讨论,也必然会成为烫手山芋。

    通政副使杨思忠看完了奏疏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这里面还有刑部的事情?

    一想到那位坑了自己,调任刑部侍郎的李一元,杨思忠脸上露出笑容。

    杨思忠也和他的前任一样,亲自夹着苏泽的奏疏来到了内阁。

    ——

    内阁中,首辅李春芳最近又请了病假。

    坊间传闻是这位李首辅在“春困”之后又犯了“夏乏”,是借着称病的名义在家偷懒。

    但是也有人说,李首辅家中夜夜点燃鲸油灯,李首辅虽然在家还在为了国家大事操劳。

    反正杨思忠没见到李春芳,就把苏泽的奏疏交给了内阁次辅高拱。

    高拱看完了奏疏,放下奏疏扶起了额头。

    锦衣卫的问题,高拱自然也知道。

    但是他身为内阁次辅,身份很微妙,就算他和皇帝的关系亲密,锦衣卫的问题他也不能随便说。

    高拱叹息道:“后生可畏啊。”

    说完这些,高拱亲自离开座位,来到张居正的面前,将苏泽的奏疏递给张居正。

    张居正诧异的看向高拱,只听高拱说道:

    “张阁老,这件事我吏部插不上嘴,需要您鼎力相助。”

    张居正接过了高拱的手里的奏疏。

    《议养象所改制及镇抚司职司疏》?

    锦衣卫的事情?

    张居正仔细看完了苏泽的奏疏,合上奏疏后,张居正叹息道:

    “天生苏子霖,实乃我大明之幸,高阁老,我张居正一定力促此事!”

    听到张居正的许诺,高拱向张居正拱手作揖。

    张居正也连忙站起来回礼,两人虽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歧,但是因为苏泽这份奏疏暂时联合在了一起。

    司礼监。

    陈洪拿过奏疏,看完了之后,他立刻走到了冯保面前。

    “冯秉笔,这是您那档子的事情,还是由冯公公您送到御前吧。”

    陈洪这话说的也没错,冯保是提督东厂事,这锦衣卫的事情确实是他的职权范围。

    其实冯保已经从张居正那边通了气,大概知道苏泽奏疏的内容。

    但是看完了苏泽的奏疏,冯保的眉头还是皱起来了。

    前半段还好,冯保感觉实行难度不大。

    但是后半段涉及到了北镇抚司,就连冯保自己也吃不准皇帝的心思。

    隆庆皇帝不爱用诏狱,但是不代表皇帝就能同意苏泽的奏疏。

    冯保也算是发现了苏泽的套路,他总是喜欢将一件容易的事情和一件难的事情合并在一起推动。

    容易推动的事情,都能看到明显的好处。

    两件事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捎带着就能把难办的事情给办了。

    高,实在是高啊!

    冯保入宫多年,见惯了阴谋斗争。

    入职司礼监后,也看了不少大臣的奏疏。

    但是像苏泽这样,一疏接着一疏,都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大臣,冯保还是第一次见到。

    关键是苏泽奏请的事情,每次还都能办成。

    大概是因为苏泽的奏疏从不是空发议论,都是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比如这次对养象所和北镇抚司的改制,咋一看有些天马行空,但仔细想想似乎切实可行,而且一旦办成,对皇帝和锦衣卫都有很大的好处。

    冯保这个东厂提督,也是在锦衣卫指挥使成国公朱希忠病重的时候兼管锦衣卫。

    如果真的能推动此事,自己也能更好的掌握锦衣卫。

    想到这里,冯保拿着奏疏走向御书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