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请修棱堡复设东胜卫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0章 《请修棱堡复设东胜卫疏》 (第2/3页)

视赵贞吉的军事意见一样。

    而苏泽更加高兴的,是这一次搜套大捷,给隆庆君臣更大的信心,可以在西北展开更加积极的军事行动了。

    那接下来就是复设东胜卫了。

    苏泽思考着上书的时机。

    而此时系统也弹出了上次上疏的结算报告。

    【黄骥领导四海测验,耗时三年完成观测,编修新历。】

    【新历批准通行。】

    【黄骥还搜集了大量天文观测资料,为确立经度积累了不少天文资料。】

    【黄骥发现了木星卫星,发明了木卫法,给陆地测量经度提供了方法。】

    【大明国祚+6】

    竟然一下子加了六?

    看来历法这东西,还真的能凝聚人心啊?

    还有木卫法!

    苏泽记得,在确定精度的方法中,天钟法还分为两派。

    一派是观测木星卫星位置来确定时间木卫法,一派是测算月亮距离的月距法。

    木星有四颗卫星,通过确定太阳、木星和四大卫星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这是伽利略发明的方法。

    但是这个方法也是有弊端的,首先就是太阳、木星和四大卫星这是六个星体,三体问题尚且在数学上无解,别说是六体问题了。

    所以这个方法只能求近似值,而且木星和木星的卫星太小,根本无法在颠簸的大海上观测。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法国用这种方式,在陆地上建立了大量的天文台测算经度,绘制出了精确的世界地图。

    这个方法倒是也有用,大明也是一个陆权大国,也需要经度来绘制地图。

    当然,天钟派最好的办法还是月距法。

    但是月距法还需要背景星图,还需要计算太阳、月球和地球轨道的三体问题。

    前者需要精确的天文测绘,地日月这个三体问题的近似周期是十八年,也就是至少需要连续十八年的天文测绘数据。

    后者还需要更多的数学工具,至少要将微积分给搞出来才行。

    可以苏泽的微积分水平,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看样子还是要让黄骥坚持观测天文数据,绝不能因为新历编完就回来!

    另外还有微积分,既然三角函数他能理解,微积分应该也能吧?

    苏泽决定总结自己仅剩下的一些基础微积分知识,好好启发一下黄骥!

    让他在四海测验的时候正好用微积分解闷,完美!

    ——

    “恭喜陛下,西北大胜!”

    如此辉煌的军事胜利,自然是要全体内阁入宫向皇帝报捷的。

    首辅李春芳刚刚结束养病,就接到了这样的好差事,这让次辅高拱看向一脸容光焕发的李春芳,你李阁老无论是养病还是结束养病,怎么都这么是时候?

    但是人家是首辅,高拱也没办法。

    不过高拱也无意和李春芳争抢这个报捷的差事,宣达总督王崇古是他的人,戚继光是他的门人苏泽推荐的,这场西北捷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高拱一系。

    三辅张居正的脸色平静,这次西北战事对他没什么影响,当年他也没有反对搜套。

    唯一可能的麻烦,就是在搜套成功后,可能王戚二人会重提复设东胜卫,那他主管的户部又要花钱了。

    但是这一次戚继光带回来的牲畜,已经让这一次搜套行动大赚了,朝廷花点钱复设东胜卫也没什么。

    四辅赵贞吉也很高兴。

    他是主张改革军事的,戚继光这次的胜仗,也是对大同军事改革成效的肯定,再能复设东胜卫,那宣大的防线就更加稳固了。

    御座上的隆庆皇帝则是心情大好。

    自己父皇在位的时候,兀慎部就曾经响应俺答汗出兵,劫掠到京师城下。

    而自己执政后,竟然击溃了兀慎部。

    光是这一点,自己就胜过了父皇!

    而且这场搜套行动战果丰硕,也堵上了那些主张搜套无功的官员的嘴。

    兴奋过后,那就是要酬功了。

    皇帝看向自己的内阁辅臣们,还是李春芳说道:

    “臣以为,可以复设山西行都司,由戚继光担任都指挥使。”

    都司,就是一个省最高的军事部门。

    但是有的省比较大,所以会设置一个“行都司”衙门,分担管理。

    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山西的范围包括了河套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