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章 立成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6章 立成法 (第3/3页)

    “要怎么辩?我上次比试已经输给周相了。”

    苏泽想了想说道:

    “如果论营造之事,用立成法肯定是要更便捷的,黄翰林输给周司天也是正常的。”

    黄骥彻底泄气,苏泽又说道:

    “要驳倒他,还是要在立成法上。”

    黄骥疑惑的问道:

    “立成法有什么问题?”

    苏泽想了想说道:

    “立成法当然有问题。”

    “那周司天想要用立成法,大概是因为钦天监用的最多的就是立成法。”

    这就涉及到黄骥的知识盲区了,他虽然进入翰林院的时间比苏泽长,但是他关注的藏书主要还是经史子集方面,不像是苏泽看的那么杂。

    苏泽解释说道:

    “我朝历法,乃是太祖年勘定的大统历,实际上是沿用的元代郭守敬所制定的授时历。”

    这个知识点黄骥知道,他研究算学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这些资料。

    苏泽说道:

    “但是历法用久了,就会渐差天度,所以都要修历,于是太祖命令钦天监修订,并做了一套立成,也就是《大统历法通轨》,也是想要交给后世子孙,日后修历只需要按照这套立成计算就可以保证历法准确。”

    黄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周相开口闭口就是立成法,原来他们钦天监就是用的立成法啊!

    历法要修,这是因为古代观测技术和数学计算的问题,如果不校对就会错误越来越大。

    苏泽说道:

    “但我朝历法,坏就坏在这套《大统历法通轨》上。”

    “因为这套《大统历法通轨》,钦天监传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立成法背后的演算天元诸法。”

    “而《大统历法通轨》也是有误差的,这些叠加起来,从成化年开始,大统历逐渐出现偏差。”

    “好几次交食预测失准,甚至在武宗朝还出现过一次失岁,世宗朝的十三年,因为大统历失准,清明错算了二十天,导致春耕延误,粮食减产,世宗皇帝大怒,斩了一名少监,但是历法问题依然积弊难返。”

    这下子黄骥逐渐激动起来,好啊!你钦天监自己都有这么多的问题,竟然还要把立成法的问题带进营造学社!

    黄骥立刻说道:

    “苏翰林,所以你要上书说立成失准,问责钦天监吗?”

    苏泽摇了摇头,黄骥连忙说道:

    “对了,历法天文乃是禁术,不能妄议的。”

    苏泽知道黄骥会错意,他说道:

    “这点不用担心,士大夫是可以谈论历法天象的。”

    “?”

    苏泽说道:

    “仁宗朝的时候,仁宗皇帝就问杨士奇杨公天象事,杨公对曰:‘国朝私习天文律有禁,故臣等不敢习’。仁宗皇帝对曰:‘此自为民间设耳,卿等国家大臣与国同休戚,安得有禁?’”

    “说完后,仁宗皇帝还以《天官玉历》赐群臣,鼓励群臣修习历算之术。”

    “到了孝宗时期,因为大统历失准,孝宗还命征山林隐逸能通历者修历,但无应者。”

    明代对于天文的禁令,其实只是开国的那段时期。

    但是这段时期的禁令,已经让民间天文书籍和人才断档,所以到了武宗朝想要修历,已经没有足够的人才和资料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一直到了明末,徐光启主持修历,又用了西洋人汤若望的第谷法,这才编写出一部《崇祯历书》。

    但是那时候明代已经快要亡了,新历还被反对,反而便宜了清代,改名为《时宪历》颁发。

    明代的历法问题很大,正如苏泽所说的那样,历法的准确会影响到四时耕种。

    当然,天象测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测量经度。

    经度,这是近代最为重要的数据,可以说是关系到航海时代的未来。

    苏泽本来是想要慢慢影响,改变钦天监,现在看来,是时候要对钦天监出重拳了!

    苏泽看向黄骥说道:

    “黄翰林,我有一法,你可以拿去和周司天赌约,若是能成,就能驳倒整个钦天监,你愿意试试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