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黄铜计划! (第2/3页)
我会和户部工部商议一个方案出来,稳定的向登莱运送石炭。”
苏泽连忙跟上拍马屁道:“张阁老,有您居中调配,定能解我朝钱法之困!”
张居正摸着他好看的胡子,心中已经思考如何推广新钱。
如果能解决钱法的困局,让地方上有足够的货币,那自己早就想要进行的以钱改粮的税收改革,是不是就能进行了?
张居正看向苏泽,这家伙还真是送给自己一个好大的年节礼物啊!
张居正甚至萌生了一个冲动,将苏泽调入户部,由他来主抓铸币的事情。
但是仔细想想,张居正又放弃了。
人家是高拱的门生,高拱怎么会舍得放人。
而且铸币这种事情又苦又累,估计连皇帝都舍不得让苏泽做这事。
哎,人才难得。
和苏泽比起,张居正觉得自己得意门生都有些不够看了。
张居正惋惜的看向苏泽,对方送了自己这么大礼物,张居正也要回礼。
于是张居正说道:
“等年后样币送到京师,你上个奏疏,我和涂巡抚为你表功。”
再一想,这铸币本身就是苏泽的功劳,刚刚那句话只是表示自己不会贪墨苏泽的功劳。
张居正又说道:
“如此一来,铸币就是大事,需要由户部和工部选派得力的人选去主持,你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直接和我说。”
张居正这等于是将登莱铸币局的职位交给了苏泽举荐。
如果皇帝真的能接受全盘计划,那登莱铸币局的级别要继续提升,这个铸币局主司至少是个户部或者工部的郎中。
六部的郎中,那是正五品的实权职位,更何况是掌管铸币这样的大事!
无论是含金量,还是含权量,这个职位都足以让人争破头。
张居正这么说,已经不仅仅是酬谢苏泽了,而是对苏泽的完全信任。
与其安排自己人,再去听苏泽的建议,还不如直接安排苏泽推荐的人。
苏泽也没想到,张居正竟然能这么大方,将这样一个职位交由自己来推荐!
登莱巡抚涂泽民是自己人,再加上这个铸币局的主司,那苏泽就可以完全操纵登莱铸币的事务。
这也正是苏泽想要的结果。
苏泽干脆也不客气,直接对着张居正说道:
“多谢张阁老!”
——
从张居正的书房出来,会客厅的众人都向苏泽投来惊奇的目光。
徐渭走上来,对着苏泽说道:
“东翁和张阁老谈了快一个时辰了。”
苏泽这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自己,前面刑部毛尚书,和张居正也就谈了不到一刻钟。
苏泽能和张居正谈一个时辰,这都说明他是多么受到张居正的重视。
苏泽倒是没觉得什么,毕竟他在李春芳和高拱的书房里,也同样待了这么久。
苏泽和徐渭离开,这一次张居正府上之行,可以说是完成了苏泽的计划。
甚至对于苏泽来说,铸币都是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居正答应统筹煤炭运输,这才是苏泽真正想要办的事情!
所谓工业革命,就是人类对能源利用方式的革命。
后世有一句话,科技史就是“烧锅炉”的历史,苏泽的看法也差不多。
但中国是个煤炭大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英国那样的蒸汽机革命呢?
按照苏泽前世读到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缺乏引发能源革命的驱动力。
说白了,大明的人力成本还是太低了。
在苏泽穿越前,很多国家也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当人工成本已经要比机器成本还低的时候,那还有什么理由去使用机器呢?
宋代的汴京城就开始挖掘煤炭取暖了,但是宋代也没有发明蒸汽机。
申时行妻子的娘家,在苏州有千人的纺织工坊,但是主要资产依然是人,所以只能是工坊而不是工厂。
这些工坊主,没有提升效率的动力,也没有改进能源利用方式的需求。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其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如说是历史上诸多巧合,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