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5章 准奏颁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5章 准奏颁行 (第3/3页)



    “王廷不是前日才到任?”

    隆庆皇帝想到都察院的近况,也对王廷的拖延请辞有些厌烦,心中也准备同意他的辞呈。

    但是他还是问道:

    “内阁怎么看?”

    李芳说道:

    “李首辅觉得,王廷性格唯唯,应是才到任没能适应,内阁主张驳回。”

    性格唯唯?

    就是说性格软弱好拿捏了?

    隆庆皇帝明白了李春芳的意思,都察院改革的关键时期,正需要王廷这样一个性格柔弱的左都御史。

    “还是李首辅思虑周详,不许王廷辞官!”

    看到李芳还不离开,隆庆皇帝无奈的说道:

    “李大伴,还有吗?”

    李芳掏出最后一本奏疏说道:

    “陛下,还有最后一件事,这是通政使李一元的辞呈。”

    想到李一元在通政司忙碌的身影,皇帝倒是对这位隆庆二年饱受痛苦的通政使有了一点同情。

    但是同情归同情,李一元这次的表现,还是让皇帝满意的。

    “不准。”

    接着皇帝又说道:“和高阁老说一下,等京察过后,廷推刑部侍郎的时候,把李一元的名字列上去。”

    六部侍郎也是正印官,是部门的常务次长,也是要通过廷推任命的。

    通政使是正三品,六部侍郎是正二品,这也算是升迁了。

    至于现任刑部侍郎洪朝选,在政治上已经是死人了,就等着京察走个程序就可以黜落了。

    皇帝都已经选好了接任人选,因为外朝廷推的名单,最后是要皇帝确认的。

    ——

    苏泽家中,系统弹出了结算报告。

    【在内阁首辅李春芳的运作下,你的奏疏被放在了六科上书之后。】

    【六科和都察院的争端让皇帝厌烦,《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疏》通过。】

    【五年后,张居正上书全面推广考成法。】

    【你的版本的考成法执行了五年,大明国祚+1】

    【宿主威望+400。】

    只能执行十年吗?

    国祚也才加了一年,也对,这是劣化版的考成法,约束的就是言官。

    张居正的全面考成法,也不知道给国祚加了几年?

    威望加400!这说明天下苦言官久矣!

    苏泽这么做,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这次竟然是李春芳出手?

    也对,这套手法行云流水,不落痕迹,确实是李春芳的风格。

    苏泽再次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复盘,更是佩服李春芳的手段。

    李春芳只不过是将苏泽的奏疏延后了一段时间,挑拨了六科和都察院争斗。

    这时候再递上苏泽的奏疏,事情就变成了苏泽配合六科攻击都察院。

    这下子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原本要面对六科都察院整个言官团体,却被分化成了两个团体。

    最后苏泽这个六科的“帮凶”,“提议”让六科纠察都察院,但是同样的,六科也被皇帝套上了紧箍。

    高,实在是高啊。

    改革阻力极大的考成法,反而成了双方妥协的结果,六科和都察院都乖乖的接受了。

    苏泽又感慨,李阁老你这千年的狐狸,是真的懒啊。

    这时候,徐渭从门外走进来,他手里提着几个匣子说道:

    “东翁,今天到了拜门的日子了,礼物已经准备好了。”

    拜门,就是年前走亲访友送年节礼物了。

    这项习俗延续至今,礼尚往来,身在官场,人情世故也是免不了的。

    拜谁,怎么拜,什么关系什么时候去拜,其中都有不同的说法,拜门有一套森严的规矩。

    如果不是徐渭这个幕僚,苏泽这个穿越者,还真的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

    这也是为什么京师大小官员都要请幕僚的原因,如果没有好的幕僚,那就只有求家里有一个能干的妻子帮着操持了。

    徐渭不仅仅帮着苏泽拟定了名单,还按照苏泽的要求准备好了礼物,可以说是相当的能干了。

    苏泽接过名单,第一行就是当今首辅李春芳了。

    苏泽是报馆总编官,而报馆总裁官就是李春芳,所以李春芳就是苏泽的堂上官,也就是顶头上司。

    这一条就决定了拜门第一个要去拜李春芳,苏泽想到自己给李春芳准备的礼物,让徐渭提起木匣,向刚刚帮了自己大忙的李阁老家而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