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章 《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31章 《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疏》 (第1/3页)

    京师之中,开始流传苏泽被都察院下了多张访单的消息,沈一贯也来报馆找了苏泽,但是苏泽并不以为意。

    正如之间所说的那样,访单这种东西,只对普通官员有杀伤力。

    对于苏泽这种简在帝心,在皇帝和内阁心中都挂上号的人来说,京察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区区访单受什么惩罚。

    腊月十九,京师的各大衙门,除了内阁和通政司等少数衙门,都已经封印锁衙,准备过年了。

    敲定了年前最后一期报纸,编排完毕后,由罗万化亲自送去印书坊,报馆也准备锁衙了。

    苏泽等到罗万化返回报馆,又领着报馆所有人开了一个年终总结会。

    看着报馆的全体工作人员,整个报馆包括苏泽在内,有两个正品官员,两个庶吉士襄理,再加加上报馆属吏书手合计三十人,以及在印刷坊的几十名工匠和雇工,苏泽也升起了一股自豪感。

    《乐府新报》从无到有,从一个临时机构变成这样一个部门,一个放在京师都算是含金量十足的部门,这是苏泽穿越以来的最大成果。

    《乐府新报》虽然只有正品官员四人,但是四人可都是翰林官。

    这其中还包含了两名未来的首辅!

    恐怕日后研究明史的学者,再也无法绕过报馆,也不知道多少学者能以此为题水上多少论文了。

    苏泽的年终总结不长,内容就是肯定成绩展望未来,接着苏泽又亲自向在场的官吏发放了“年例钱”。

    年例钱,就是年终奖了。

    当然,按照大明的最初设计,是没有这笔钱的,朱元璋给官员设定的待遇是很低的。

    年例钱这种东西,属于自然演变的结果,到了今日已经成了半公开的潜规则。

    京师居,大不易。

    当官的可以为了前途,不要钱或者贴钱当官,毕竟能考上进士的家境都不会差,就算是苏泽这样的,也上赶着有人联姻,想要送钱资助的更是不在少数。

    但是基层吏员就不行了。

    大部分基层官吏都是升迁无望,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计,那自然而然的就会靠山吃山,要么贪墨衙门的公帑,要么出去盘剥百姓。

    人性如此。

    苏泽并不反对如今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在苏泽看来,中高级的官员是应该有道德追求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高级官员都是应该有道德理想的,对他们提出私德要求也是应该的。

    一个中高级官员的道德败坏,影响是成千上万的人。

    但是对于基层官员,仅仅提道德要求却不保证待遇,那就有点耍流氓了。

    年例钱这种钱,就是部门主官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手下发的年终奖。

    来源未必合法,主要也是为了调动手下积极性。

    苏泽发的年例钱是请示过报馆总裁的,也就是内阁首辅李春芳,是苏泽用印书坊卖废纸的钱,加上报馆额外的订报收入,凑出来的一笔钱。

    被罗万化叫到名字的吏员,都喜滋滋的接过苏泽手里的红封。

    除了吏员抄手外,苏泽还表彰了几名工匠,这几个人是在工作的时候,提出改进方案,提升了印刷效率的印刷匠人。

    苏泽给了他们双份的例钱,又当众表彰了他们的贡献。

    散会后,报馆这一年的工作就结束了。

    接下来要等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节过后才会重新开馆了。

    就在这时候,沈一贯又溜进了报馆。

    东宫也已经停了讲课,詹事府已经比报馆更早锁衙,这些日子沈一贯无所事事,经常来报馆串门。

    当然,詹事府没锁衙的时候,沈一贯也经常来串门。

    “子霖兄,汝默兄要回京了!”

    申时行要回京了?

    当年勘辽的事情早已经结束,使团正使洪朝选已经回朝,副使施笃臣高升,但是不代表荆州的事情就结束了。

    按照处理辽王的方法,朝廷还需要将代王府的产业统计,按照宗亲的级别授田,多余的土地还要收归官田。

    开放宗室禁令,解除辽王宗室的禁令,安置代王府内的其他人,这些都是需要人干活的。

    所以申时行又被张居正摁在荆州,彻底处理完了代王的事件,这才返回京师。

    听说好友年前能回来,苏泽也十分的开心,又和众人约了等申时行回京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