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 《兴文教以隆圣治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1章 《兴文教以隆圣治疏》 (第3/3页)

  苏泽说道:

    “陛下继位后,东南靖宁,北境也暂时安定,府库充盈,为什么就不能办一次与民同乐的大会?”

    “我要上书支持太子,请办讲学大会和百戏会!”

    当然,除了为了小胖钧的心理健康外,苏泽还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从小给朱翊钧建立撒钱的想法。

    要知道近代很多科学家,最初的经费都是从各国皇室手里拿到的资助。

    作为大明朝头号地主,每年有固定内帑收入的皇室,如果能引导皇室将钱花在资助长期项目上,对于大明的发展也是天大的好处。

    大明皇帝的钱,又岂是你外朝要反对就能不花的?

    与其花在没用的地方,还不如花在这些有意义的地方。

    在场众人只能看着苏泽写着奏疏,他们都知道苏泽意志坚定,绝不是几句话能劝住的,只能无奈的散去。

    此外,苏泽支持朱翊钧,也不完全是为了朱翊钧的心理健康。

    他也有自己的私货。

    而苏泽也在思考,如何充分的利用系统,用更少的威望点,来推动真正能够影响历史的大事。

    要完成扭转时代的变革,需要的威望点实在是太多了。

    除非苏泽几个月不上疏,攒下威望点再梭哈。

    但是这么做又太浪费了。

    就在前几天,苏泽想到了办法。

    这是苏泽从前世工作中得到的灵感。

    众所周知,一些重大国策,也是从一个小小的项目开始的。

    先立一个项目,然后往项目中不断的填充各种东西,最后整个项目就能变成影响巨大的国策。

    当然,这个项目可以是某场会议,某个课题,某个调研。

    苏泽的计划,就是先用比较少的威望值,来推动一些难度不大的项目,然后再往这个项目中填充自己的私货,通过不断的上书,将这个项目搞成大项目,这也就是所谓的借壳上市。

    而朱翊钧准备筹办的讲学大会,也就是苏泽的壳。

    苏泽要办的,是开大会。

    只要读一读近代史,基本上就是一个个会议组成的。

    这不是喜欢开会,而是开会是统一共识的最好办法,而任何事关国家重大方向的变革,统一共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且一场大会,也能让执政者明白各方诉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才能更全面。

    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也是需要一场如同汉代盐铁会议一样的大会,来确定未来的方向。

    而讲学大会,就是苏泽用来操作的项目。

    讲学大会,总要请天下博学鸿儒入京吧?

    那在博学鸿儒中,掺杂一些地方代表,向朝廷表达一下民意,没问题吧?

    那会议的议题,从简单的经学辩论,变成对整个国家制度的讨论,变成对财政制度、军事制度、选拔制度的讨论,也是合理的吧?

    而执政者,也能通过这场大会,看到大明朝上下的各种矛盾,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政策。

    摸清社会思潮,统一理想认识,这才能给变革打下良好的地基,而不是一拍脑袋的制定政策。

    这就是苏泽要借壳上市的计划。

    这也就是苏泽支持朱翊钧的最终原因。

    而苏泽要做的,就是先用威望值,强行通过这次讲学大会。

    讲学大会只要定下,那要邀请博学鸿儒进京,总要个几个月的筹备时间。

    这期间,苏泽就可以不断上疏,充实这场大会,将大会的议题逐渐改变。

    苏泽写好了奏疏,然后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中。

    ——【模拟开始】——

    一天后,《兴文教以隆圣治疏》送到内阁,内阁辅臣高拱、张居正票拟反对。

    两天后,皇帝批驳了你的奏疏,你成为外朝大臣的攻击对象。

    在朝野巨大的压力下,你被罚俸三月,停了东宫讲官的职位。

    ——【模拟结束】——

    【是否花费200点威望值,强行通过奏疏?】

    苏泽长舒一口气,自己剩余260点威望值,扣除后还剩下60点。

    “执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