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不一样的东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不一样的东出 (第3/3页)



    夜里,敬业县,章邯面前站着二十个孩子,这些孩子的年纪从十七岁到十九岁,也是叔孙通近四年来,教导出来的最优秀的孩子。

    叔孙通就站在屋外,听着章邯与这些孩子说着话。

    期间章邯说到了理想,叔孙通也在想着理想,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听到这个他忽然笑了,这种笑容中多有自嘲。

    叔孙通站起身,不再听章邯所言。

    理想,他叔孙通以前也有理想,可之后呢,理想去哪儿了……呵呵,有时觉得一生是虚度的。

    公子高正在给叔孙通收拾屋子,见到老师来了,他忙给老师倒上一碗热水,又道:“老师说了,虽说不能让所有的人们都喝热水,但是老师可以,我也可以。”

    叔孙通双手放在膝盖上,看着这个孩子,他正在整理着卷宗,低声问道:“你的兄长说过理想吗?”

    公子高回道:“我的理想就是帮助父皇与兄长治理国家。”

    叔孙通道:“那么你知道在敬业县读书的孩子们,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吗?”

    闻言,他收拾卷宗停下,又道:“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兄长让敬业县的孩子们读书,是希望他们能够做更多的事,做更多正确的事,这不就是老师一直在教他们的吗?”

    叔孙通缓缓点头。

    公子高又解释道:“那么这就是敬业县的孩子们的理想。”

    叔孙通抬眼看向外面的星空,忽然觉得当年的稷下学宫不在了,但总感觉现在多了些什么。

    在心底,叔孙通有了新的困惑,沉默不言地望着外面的星空。

    稂是敬业县长大的孩子,稂是他的名字。

    稂原本就是家仆,是公子扶苏的三千家仆之一,但公子一直对他们很好,从不会让他们受冻挨饿。

    稂这个名字是叔孙通取的,稂是一种很坚韧的野草,是狼尾草。

    给孩子取这种名字,也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像狼尾草那样坚韧,顽强地活下去。

    叔孙通给村子的很多孩子都起了名字。

    稂十九岁了,是这里的孩子们最为年长的一批,他跟着叔孙通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读文章,他学得很快,叔孙通常说他很有天赋。

    学了三年之后,稂开始给村子里更年幼的孩子教书,他曾幻想过自己也能够像老夫子那样,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教很久很久。

    可是,今天郡守给他们讲了一番话,让稂感触很多。

    今夜,稂与爹娘说了一晚上了的话语,与年幼的弟弟也说了很多话。

    他们虽说离开村子,但郡守会给他们户籍,让他们成为敬业县有户籍的人,他们家从此不是家仆了。

    翌日,早晨,稂带着一个包袱,包袱内带着一卷书与衣服,还有干粮,他向爹娘行礼,道:“爹娘,三年后儿子就回来了,儿子要带着更多的弟子一起回来。”

    闻言,稂的娘立即扭过脸,不去看自己的孩子,她抽泣了起来。

    稂的父亲点了点头。

    稂跪拜之后,又向叔孙通行礼,而后背着包袱一脸坚定地走出了村子。

    与稂一起离开的还有另外十九个少年人,他们的衣着都很朴素,神色带着轻松,眼神中带着坚定。

    刚送别这些孩子们,叔孙通问道:“这些孩子的户籍都编入册了吗?”

    章邯颔首道:“放心,他们在中原各个郡县都可以畅通无阻。”

    叔孙通叹道:“当年,秦军东出征伐列国,现在又有人东出了。”

    章邯笑着,道:“现在东出的只有二十人,将来会有上百人,上千人。”

    敬业渠的水依旧在流动着,只是渠边结着一层薄冰,早晨来这里的时候,扶苏见到了敬业渠的水正在冒着热气。

    “公子,他们走了。”

    闻言,扶苏目光从河渠移开,看向更远处,目光所及是一群少年人有说有笑地走着,他们一路朝着东边朝阳的方向走。

    扶苏站在原地,默默地目送着他们,这些少年人出了函谷关之后,就能见到更广阔的天地,大概也会吃尽苦头,也可能会有很好的际遇,但他们想回来,随时都可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