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一定还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 一定还清 (第2/3页)



    又有一阵风吹入屋内,扶苏感觉就连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雨势也从大雨变成了小雨,这种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屋外,传来了脚步声,扶苏头也没抬,都不用去看就知道那是田安的脚步。

    “公子,洛阳那边又迁来了五千人。”

    扶苏抬眼看去,见到了戴着斗笠的田安,他的斗笠还在滴着水。

    张苍依旧在洛阳主持着迁民,从去年入冬至今五个月了,依旧没有迁完。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先是站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了其中一卷卷宗,打开卷宗入眼的便是自去年以来的迁民人数。

    “一共有二十三万……”

    扶苏低语了一句,而后神色凝重道:“才二十三万五千人。”

    田安愣在原地,原本以为只是迁居二十万人,张御史还在洛阳迁民不说,公子竟然还觉得不够。

    见田安还站在眼前,扶苏又道:“抓紧送去开挖田地,多一天就多吃一天的粮食。”

    田安急急忙忙去办事。

    翌日,早晨,扶苏早早就在跟着老将军在黄河边练着身手,这一次练的是剑法。

    青铜剑在老将军手中舞得虎虎生风,其实没什么花里胡哨,都是战场上简单的杀人动作。

    扶苏学着老将军的动作勉强能够跟得上。

    一遍练完,辛胜道:“公子觉得如何?”

    扶苏收起手中的剑,又道:“感觉还挺轻松的。”

    “公子先前练的都是沉重的长戈与重戟,现在拿着剑自然会觉得轻便许多。”

    扶苏下意识地放松一番胳膊。

    “公子,司马欣来了。”

    听到老将军的话语,扶苏回头看去就见到了背着一个包袱的司马欣。

    这人穿着很单薄,应该是身形也很干瘦,黄河边的风还是挺大的,所以当他衣服往后飘,就看到这人消瘦的身形。

    “公子,臣将华阴县近年来的县志都整理好了。”

    田安接过司马欣递来的包袱,站到了一旁。

    对方的转变倒是很快,这么快就已将宁秦县改称了华阴县,并且还很顺口。

    扶苏从田安的手中接过包袱,询问道:“怎么不是华阴县的县令来送这些?”

    司马欣回道:“县令得了重病不能出门,自从宁秦改称华阴之后,就得了重病。”

    扶苏了然点头,又道:“若宁秦县的县令久病不愈,我可以向丞相说让你暂领县令。”

    司马欣再一次行礼,“县志就已送到了,臣告退。”

    扶苏颔首,等人走远之后才问道:“宁秦县的县令我见过,怎么就得了重病了?”

    当初要去函谷关外接王翦大将军,就见过一次宁秦县的县令。

    田安小声道:“那位县令的确是得了病,不过近来已痊愈,但的确是不想理会县内诸事了,如今华阴县的诸多事宜,都是司马欣在安排。”

    扶苏颔首,走回屋内,正要翻看这些县志,一边看着正要写笔记,却发现自己的竹简都快写完了。

    田安恰到好处的递上一卷。

    扶苏笑道:“你准备的?”

    “是老将军给潼关的乡民们粮食,说是这粮食不会白给,要让他们编竹简,只需要拿半斗粮食就可以换十卷竹简。”

    扶苏道:“农忙时节,哪里来的人手?”

    田安道:“人手不多,三五个孩子稍懂事些的孩子,潼关的壮劳力都在种田。”

    闻言,扶苏这才沉下心,继续看着手中的县志。

    老将军辛胜与田安就守在门口,两位老人家时而看向屋内,就见到了公子每拿起一卷,就提笔在另一卷书上写笔记。

    而后公子又会另起一卷,继续查阅。

    辛胜自小也看过不少书,也读过兵书,但在自己如公子扶苏那样的年纪,看书却没有像公子这么快。

    只是三天时节,扶苏已将华阴县的县志看完了,并且对华阴县的人口,田亩,以及田亩粮食产量的总数做了一个清晰且详尽的表格。

    田安与辛胜吃惊地看着挂在墙上的巨大表格,这种一目了然的图表,深深震撼了两位老人家,好似对他们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