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剑拔弩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剑拔弩张 (第2/3页)

了迁徙之民比之在旧地更多的田地,公子正在主持的开渠迁民给予的还是田地,敬业渠一旦挖通,能够得到大片的沃野,万顷良田留待开垦。”

    张苍的话语一停,再道:“迁民需要交换田地,还能去何处增加田亩?”

    增加田亩的数量,到哪里增加?

    张苍的话语给了冯去疾一盆冷水。

    “田地还是有的……”张苍的话锋一转,他笑着道:“近来公子时常来书信,问询苍。”

    “如何?”

    “公子问西边的事,还说当年列国征伐都是在地图上横着发展,横着扩张。”

    冯去疾稍稍一想,颔首道:“还真是。”

    张苍拿起一卷竹简,道:“公子觉得契机在西边,将来可能还要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迁民戍边。”

    没等冯去疾再说什么。

    张苍神色平静地道:“几十年后吧。”

    “你身为公子老师,还会与公子说几十年后的事吗?”

    “呵呵……”张苍摇头笑道:“右相小瞧公子了?”

    冯去疾越发疑惑,还有些不服气道:“是何意思?”

    张苍道:“公子目光岂会这么近,公子在乎的岂止是几十年后的事。”

    说完,张苍拿了自己需要的卷宗,又道:“今天苍要去见公子,就先告辞了。”

    待人离开之后,御史程邈又将一些外面递来的竹简搬了进来。

    冯去疾看着在这里忙前忙后的程邈,放眼御史府都是一群庸人,不知为何心中竟升腾起了一丝无力感。

    翌日,东边的天空刚有些发白的迹象,咸阳城内依旧是寒风大作,如今就要入冬了,今年的风比往年要大,刮得也比往年更久。

    李斯已想不起来,这是他入秦之后的第几年,穿戴好之后,问道:“今天廷议,可有人称病不来?”

    门外的老家仆回道:“回丞相,派人去打探过,该来的都会来。”

    门外,老家仆吩咐几个仆从打扫府邸,他弯着老腰往院子走了几步,接着屋门就打开了,丞相就快步走了出来。

    在众多家仆眼中,丞相该是担忧那位在蜀中带兵的儿子,说不定现在都已随着大军南下了。

    可丞相却从来没有问过,近来只问国事。

    丞相还是有私心的,不然不会总是将他的儿子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李由只是在蜀中整军,并不在南征的将领名册中,只要南征胜利,李由就能得到封赏,就算是打输了,与李由也没什么关系。

    这么多年过去了,丞相一边让他的儿子去历练,一边还保护着儿子。

    近来丞相喜吃面,听说昨天还被陛下赐面了,今天临去廷议之前又吃了一碗,这才去了咸阳宫。

    当东方的天空有了晨光,金色的阳光照亮咸阳宫的屋檐之时。

    大秦的文武群臣也在这个时辰纷纷走入咸阳宫,一路朝着章台宫而去。

    群臣的朝服都是黑色的,只有少数的有其他颜色的绳结在腰带上点缀。

    章台宫依旧屹立在原来的位置,群臣脚步依旧,众人多数都是安静的,只有少数几人正在低声议论。

    走入宫门仿若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的建筑巍峨,这里十分安静,安静到这里只有彼此的脚步声。

    走在最前方的人忽然停下了脚步,后方接二连三而来的人也都纷纷停下了脚步。

    黑压压的群臣,纷纷走上前,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何前方的人停下了脚步。

    平日里开阔的章台宫前,此刻这里建了一个台子,台子上放着一块块石头,石头有大有小。

    程邈很是好奇,他先开口道:“这是什么?”

    当朝的廷尉冯劫只是看了一眼没多言,脚步停下看着众人的反应。

    众人挨在一起凑近看着,要不是边上有着侍卫护着,他们此刻早已伸手去拿。

    有人低声道:“这是骸骨。”

    还有人道:“你们看这个头骨,何等巨兽有如此大的头骨。”

    众人的议论越来越多,有一个人高声道:“诸位!此乃龙骨!乃是祥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