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暗流 (第2/3页)
毓妹妹啊!
两小只带着赵祯,轻松搅动官场,再云淡风轻,全身而退。
赵祯叹为观止。
他虽然也想过女儿的婚事需要考虑很多事情,要有政治考量,但本来还真没考虑过广撒网这种选项。
现在只能说,真香!
大女儿有主意,赵祯虽然也不太舍得,但想到当初说的时候,赵徽柔说的是娶夫的意思,寻思来寻思去,就撒手了。
反正是多个女婿,又不是送女儿出去,想到这里,也就没有那么不舍了。
小女儿呢?
以后不得立男后男妃?
这……反正女儿还小,再看看!
说来说去,赵祯的立场已经坚定的站在了女儿们的身后,且逐步将更大的舞台让给了她们。
被赵祯约谈过的几家,都开始了对后辈的教育,经史子集,骑射兵法,礼仪规矩,一样不落,各家夫人往宫里跑得也更勤快了。
像王拱辰这样原本有些别扭的官员,因为儿子也在候选名单里,态度也开始软化,至少不敢明着反对了。
而没被选中的家族,有的加紧活动,试图把自家子弟也塞进候选名单,有的则开始说酸话,什么“狄家门第浅薄,岂堪尚主”,“曹家已是后族,不宜再尚公主,恐外戚坐大”。
一些彻底没希望,或者坚决反对皇太女和辅政长公主的宗室,勋贵和文官,开始私下串联,他们不敢直接攻击皇太女,就把矛头对准辅政长公主的驸马人选,散布流言。
被攻击的几家也不是吃素的,纷纷开始放出风声,走动同僚,就是狄青也在范仲淹的指点下磕磕绊绊的跟上了。
最狠的还是曹家,直接找御史台的关系,弹劾了几个跳得最欢的官员,罪名是“妄议宫闱,居心叵测”。
赵祯和殷灵毓,赵徽柔对此乐见其成。
一边对反对力量分化瓦解,一边更细致的了解到朝廷内部的各种派系,日后也能更好的利用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
殷灵毓只是觉得可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