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泥沼 (第2/3页)
子,苗薇没去阻止。
苗薇接替了张璃溪之前的位置,开始尽心尽力的照顾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
苗家本是汴京城中并不显赫的武官世家,苗薇性情温婉,其家族亦多质朴务实,起初,他们对福康公主也被卷入储位之争感到惶恐不安,苗父甚至曾私下求见苗贵妃,忧心忡忡的表示:“吾家世代忠谨,但求无过,不敢奢求非分之恩宠,望娘娘劝诫公主,明哲保身……”
但眼见着两位公主姊妹情深,共同进学,在前朝也明显是殷灵毓表现更优异,而赵徽柔更近似于为了太女培养的辅政长公主,想想自家血脉的公主以后深受倚重,地位超然的样子,苗家人也是迅速开始调整起了家族的行事作风。
苗家子弟中,并无韩琦、文彦博那般宰辅之才,但在中下层武职与实务官职中却有不少子弟。
他们开始变得更加勤勉,力求做出实绩,至少也要不拖后腿。
苗父对族中子弟的训诫也变成了一切围绕未来,一切给殿下让步。
什么“我等虽无擎天之能,却可做殿下基业下一方磐石”啦,什么“谨守本分,实心任事,便是对殿下最大的助力”啦。
完全就是开始向皇子外家的标准看齐了。
比起苗家,真定曹氏的反应堪称沉稳老练,曹家作为顶尖的勋贵将门,政治嗅觉极其敏锐。
曹家也不玩虚的,不仅在朝中与曹家关系密切的文官御史开始发力引导舆论,还直接将历年与西夏,辽国交锋的经验,对边防线利弊的分析,系统整理成册,通过曹皇后之手,不着痕迹地送到殷灵毓案头。
既展示曹家的价值,也是实实在在的投名状。
虽然殷灵毓不是曹映锦的女儿,但名分上也可以算是啊!殿下也得叫中宫一声母后,四舍五入怎么就不是他们曹家的外孙女了?
支持自家孩子天经地义好吧!
曹家世代将门,比文官更清楚大宋面临的边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