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6章 无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6章 无题 (第3/3页)



    负责皇城修建的那些大小官吏,在那个大官面前都点头哈腰的。

    黄刚大喜,然后就开始想办法,去见一见那个大官。

    只是还没等他行动,第二天早上就传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负责皇城营造的官吏,全部被拿下。

    一群穿着锦衣的壮汉,拿着铜锣边走边敲边吆喝:

    “皇上听说皇城营造有官吏贪腐苛待民夫、工匠,特命御史大夫为钦差,前来查办。”

    “如有冤屈者,即刻上报。”

    “刘相公必定会为大家做主的。”

    只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为民做主?谁信啊。

    黄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知道了?还派钦差来查?

    皇上圣明啊。

    他毫不犹豫的就跳了出来:“我有冤情,请钦差明察。”

    ——

    刘伯温来的速度并不算快,毕竟他不是一个人来的。

    这次是来查贪腐窝案的,真要一个人过来,哪怕他是丞相也很难活着回来。

    虽然律法有规定,级别到一定高度的官员遇害。

    那么他遇害的地方的所有官吏,都要被处罚,行政主官要承担主要责任。

    但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狗急跳墙。

    所以这次出发,朱元璋给他配了一个营的禁军提供保护。

    还给了他调动凤阳锦衣卫的权力。

    这么一准备,他到达凤阳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所以,朝廷要派钦差来查贪腐窝案的事情,提前四天就传到凤阳皇城总负责人赵彦君耳边。

    御史大夫?刘伯温?

    赵彦君大惊,换成一般人过来,他完全不在乎。

    钦差又咋了?他是李善长的人,谁敢不给李相面子?

    大不了贪的钱分你一份,丢几个小虾米去顶罪就行了。

    然而这一套对刘伯温没用。

    不过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这么大的事情,李相不可能不知道,必然会有指示下来。

    到时候自己根据指示,见机行事即可。

    他也没有干等着,有些面子工程他还是懂的。

    先是将部分证据销毁,又警告所有官吏不要露出马脚。

    “如果谁被查到了,就管好自己的嘴巴,你们的家人大家会替你们照顾好的。”

    “如果敢胡乱攀咬,那就别怪本官心狠手辣。”

    他还下令,最近几天对工匠们好一点,还咬着牙发了半个月的粮饷。

    以这些贱民软弱的性子,有粮食吃他们是不敢乱说话的。

    不过几千人半个月的口粮,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啊。

    就这样发给那些贱民,心疼。

    不行,等这件事情过了,一定要连本带利全拿回来。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左等右等,始终没等到李善长的指示。

    这让他也不禁忐忑起来。

    连忙派人进京去找李善长,询问发生了什么。

    只是凤阳离应天不远不近,他派去的人还没回来,刘伯温就先到了。

    赵彦君并没有惊慌,带着营造处的官吏前去迎接。

    并且摆下了丰盛的迎接宴会,还邀请了凤阳留守和凤阳禁军统领作陪。

    在他想来,刘伯温肯定要详细调查寻找证据。

    这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十天半个月,别想有任何收获。

    有这个时间,他早就和李善长沟通好,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还是那句话,大不了推几个替罪羊出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欢迎宴会上,一直和颜悦色的刘伯温突然变脸:

    “所有人一律不得离开。”

    “在案件查清楚之前,任何试图离开这里的人,皆以案犯论处。”

    这一下瞬间就炸开了锅,现场一片沸腾。

    赵彦君大惊,然后愤怒的道:

    “刘相公,就算你是御史大夫,也无权限制这么多官吏的自由吧?”

    场面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对对对,我们可都是朝廷命官,你无权限制我们的自由。”

    “我们要弹劾你越权……”

    刘伯温淡淡的道:“出发时,陛下授予我便宜行事之权。”

    赵彦君冷哼一声道:“那又如何,本官乃朝廷任命的正四品大员,没有陛下的手谕谁敢动我。”

    刘伯温讥笑道:“巧了,出发前陛下还给了我三道圣旨,其中一道是撤去你所有职务的。”

    赵彦君大惊:“不可能,你胡说八道,我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

    刘伯温也懒得与他虚与委蛇了,脸色一冷道:

    “你贪墨营建中都的钱粮,克扣工匠粮饷,锦衣卫早已查知还敢狡辩。”

    “来人,将赵彦君押下去严加拷问,一定要让他将同党全部都吐出来。”

    立即就有四名锦衣卫上前,将瘫软在地上的赵彦君拖走。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刘伯温又下令抓走了七位官吏。

    全都是被锦衣卫抓到把柄的人。

    接下来,他将会以这些人为突破口,掀开这场贪腐窝案。

    事实上,锦衣卫给的只是情报,不能算是证据。

    换成平日里,刘伯温肯定会先查证据,然后再抓人。

    这是律法规定的程序,他也不想轻易就破坏。

    但现在情况不同,大明可谓是多事之秋,有太多更要紧的事情等着他去办。

    没有太多精力浪费在这群虫豸身上。

    所以他采用了锦衣卫的证据,直接拿人,然后再去收集新证据。

    剩下的官吏皆面如土灰,不敢再发一言。

    刘伯温扫视了一圈众人,说道:

    “如果有谁主动投案自首,罪减一等。”

    众官吏皆低着头,没有人说话。

    刘伯温也没有再理会他们,将目光看向凤阳留守和凤阳禁军统领:

    “二位,陛下也有一道密旨给你们。”

    两人皆大惊,连忙起身接旨。

    不过还好,朱元璋并没有问两人的罪,相反还宽慰了二人。

    并让他们好好配合刘伯温,将此案查清楚。

    二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表示一定会配合刘相公彻查此案。

    刘伯温也勉励了二人几句,就让他们离开了。

    事实上,他们两个真的就很干净吗。

    大家心里都清楚。

    但只要两人没有直接参与进来,暂时就不要动他们了。

    否则真要将这些人都逼急了,上下联合起来,事情就真难办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皇城贪腐案查清楚。

    将主要官吏控制起来之后,刘伯温就下令,向民夫、工匠们收集证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