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6本新书:《剑来》。(求订阅) (第3/3页)
陈扬去了一趟延安烈士纪念馆:“各位先辈,小子来自70多年之后。我沿着你们当年走过的道路,重新走了一次。虽然一路上也是艰辛,但此时早已是太平盛世。我没有遭受到敌人的围追,也没有哪个人威胁到我的性命。我走得累了,还多次去了附近的宾馆休息。”
“今天,两万多里走完,我该回家了。不过,这一次回家,我想带着大家,去看一看我们祖国的繁华。”
三叩九拜,陈扬踏上了回家之路。
这一幕。
也被一位记者拍摄下来。
回家的路上。
陈扬看到天空上白云朵朵。
有先辈们的风采。
也有孩子们的笑声。
陈扬听到了他们一起说的话:“回家”。
“走,一起回家。”
大声的,陈扬说道。
……
回家的路上。
陈扬没有再按着原来的方向。
而是尽可能的去一些名山大川,以及一些大城市,大地方。
为了更为方便去往各个地方。
所以陈扬不再是只途步,有的时候也会搭汽车。
陈扬想让先辈们,跟着他的脚步,去看看70年后中国的今天。
第一站。
陈扬去了酒泉。
看着那一颗卫星升上天空,陈扬由衷的感到自豪。
“这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卫星,有了这一些卫星,以后我们的导弹想打到哪,就打到哪。”
虽然陈扬是一个人。
但陈扬还是一边看,一边介绍着起来。
陈扬还去了山峡。
陈扬向先辈们介绍:这里是山峡大坝,这里一年发1000多亿度电。
一个山峡发电量,比之欧洲好几个国家的发电量还要多。
光是一个山峡,他可以让好几个省的老百姓,家家户户24小时永不断电。
陈扬去了一趟北市:“这是我们新中国的首都,去年这里举行了奥运会,我们中国夺得奥运金牌第一。”
陈扬去了一趟成都,对着那些茶余饭后在街上打麻将,喝茶聊天天的爷爷奶奶,陈扬说道:“这是我们新中国老百姓日常的生活,我们再也不担心没饭吃,我们也不再担心列强前来,我们无数的普通人就生活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之下。”
陈扬还去了一趟成都的小学,并拍下了无数花朵认真读书的照片:“这是我们新中国的孩童,从幼儿园到中学,所有孩子都能在这里健康成长,我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必需读完9年学。不过,你们看到可不能担心他们学习压力重啊。与你们当年比起来,什么也不算。”
陈扬还回了老家一趟
赣市。
这是先辈们的起点。
这也是陈扬行万里路的终点。
虽然赣市比不直沿海发达城市,很多的一些地方并不是那么富裕。
但这与当年,早就天差地别。
……
“儿子,你怎么半路回家了?”
看着陈扬回到家,母亲差点有些不敢相信。
陈扬苦着脸,说道:“妈,我被学校开除了。”
“啊……”
母亲陈美华目瞪口呆:“儿子,你别吓我,老妈受不了。”
“开玩笑,开玩笑,老妈,您这么不惊吓的。”
“你个臭小子,拿老娘寻开心啊,刚才老娘只感觉晴天一个霹雳,差点要倒下去了。”
“我的错,我的错,老娘,以后不开玩笑了。”
躲过老娘的巴掌,陈扬进入自己房间。
行万里路,打百万拳。
万里路是确确实实走了的。
百万拳陈扬没有认真记,也不知道有没有打到。
不过。
这一去一回,陈扬觉得,他早已圆满的打完了百万拳。
既然这样。
陈长安,出来吧。
说着。
陈扬新注册了一个作者帐号,并开了一本书。
他的名字,叫做《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