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5章 明心见性,荀彧告大汉百姓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05章 明心见性,荀彧告大汉百姓书 (第2/3页)

束缚。”

    “须知,气无终尽之时,形无不毁之理,形须臾不可无气,气无形则万古依然在宇宙。”

    “性命合一,天人不间,知而行之。”

    “你们要谨记,法天胜天,天地万物于一体,则人身无漏。”

    刘牧拂袖抽过一份公文,淡淡道:“造化之权在朕,若今时予你们大造化,气毁则人亡,天将安用?”

    “臣谨记。”

    荀彧作揖一拜,躬身退出神武阙。

    刘牧之论,定性命之基石,于大汉皆不可抛。

    圣人云,道生万物,藏于万物,万物同于道,道化生先天一气而成为性,是万物恒长不灭的源头。

    故而,才有了明心见性之路,自性即道。

    心不明,肉体不固,他们还没有资格见道,闻道。

    如若大汉的未来,真的要走向神异,必定是整个王朝随之而起,而不是令一部分人,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形成与旧制般割裂的状态。

    因此,大汉就算有人先行,也当从军中而起。

    最后,才从各地学府渗透坊间,托举大汉走向另外一条路。

    在此之前,大汉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统御天地,令所有百姓穿之有衣,宿之有舍,不为生计发愁,才能有时间去明心见性。

    “荀令君?”

    猛的,荀彧耳畔传来嗡鸣声。

    “典君。”

    荀彧回过神,望着立于神武门的典韦唤道。

    “小心。”

    典韦憨厚的指向荀彧前方伫立的旌旗。

    “多谢典君。”

    荀彧作揖一拜,转身朝着六部院走去。

    今日,刘牧一番话,是告诫,更是点明大汉未来之路。

    不管是于人,还是于国,大汉还没有走向神异的基础,必须要稳住,不能令天下动荡,纵然是有神,且神被束之高阁,大汉也当稳住,而不是为了强大而不顾及根本。

    故,一日之后。

    荀彧亲笔,得刘牧恩许。

    一封《告大汉百姓书》加持中枢印信分发天下各州郡。

    “大汉。”

    “有能人啊!”

    异神楼外,尤利娅·索艾米亚斯神情复杂道。

    于吉翻看着学子抄录贩卖的《告大汉百姓书》,满是疑惑的问道:“何意?”

    “你以为一个神朝是什么?”

    尤利娅·索艾米亚斯翘着二郎腿,从瓷盘中拾起一颗木九子丢入口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