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科举大爆发 (第2/3页)
引得众人神往,尤其是那紫禁城中的奉天殿,更是天下士子心之所向。
国子监,贡院之内!
来往的学子川流不息,这些都是全国各地前来参加会试大考的学子,眼看距离考试还有些日子,许多学子相约着一起出行,领略金陵的繁华。
当然,更多人还是留在贡院内学习,毕竟大考马上开始了,三年就这一次,寒窗苦读,白首穷经,为了就是皇榜留名。
茶楼之内!
站在二楼,透过窗户,向北眺望,勉强可以看到那座模糊的奉天殿。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轻读书人感慨道:“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登堂入室!”
“陈兄,你可是乡试第一名,还怕进不了奉天殿啊!”
青衫士子谦虚说道:“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区区乡试第一,放在这会试之中,也不算什么,又何足道也!”
如今国泰民安,特别是新政推行后,不说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起码日子比以前好过数倍。
日子好过了,读书的人自然就多了,更何况还有朝廷设立的县学,府学,相当于义务教育,参加科举的人在永兴朝直接爆发了,比洪武朝多了数倍。
就拿乡试来说,往年富庶一些的地方,江南,江西等地,也就五六十人参加,如今能达到百人之多,全国加起来有足足有两千多人。
一般会试录取的人数在一百多人,但上一次的会试大考,录取了足足五百多名贡士,这还只是南榜,北榜也录取了三百多人,相当于同等人数的进士,还出了一个连中三元的李马。
一次科举就录取了八百多人,放在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恐怕来参加会试的都达不到这个人数。
录取的多,并不是标准降低了,而是水平整体提高了,这就意味着,如今的大明文道昌隆,乃是货真价实的永兴盛世。
科举竞争这么大,青衫学子一个乡试第一,这已经很厉害,可放在全国的学子之中,确实有点不够看了,而且乡试第一放在会试中,名列第三甲,甚至落榜,也大有人在。
并不是所有乡试第一的含金量都是一样的,青衫学子是他们那个地方的第一,可把他这个地方的第一放在别的地方,比如江西吉水,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