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邵家四爷,新旧交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2章 邵家四爷,新旧交替 (第2/3页)

人情的张钧在,总好过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十年里,赵启变化不可谓不大,他开了一家书画斋,平日里就学花鸟街那些顽主,遛鸟逗狗,可以说完全融入了津门的圈子。

    却没曾想,就这还有被别人认出来的一天。

    徐青看着逃离皇城,小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的赵启,笑道:

    “邵兄是希望我认得,还是希望我不认得?”

    徐青不等对方回答,继续道:“张钧与我是旧相识,他这人或许有些不足之处,但为人却称得上忠义,既然他选择跟随了邵兄,还望邵兄莫要辜负。”

    看到赵启,徐青恍惚间似乎又看到了当初那位漱玉姑娘,这张钧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殊体质,追随的人怎么尽是些始乱终弃的货色?

    赵启张口欲言,一旁张钧护主似的,急忙替赵启解释道:“徐兄弟误会了,我家老爷只是在气头上,绝不是真个要赶我走。”

    “.”

    徐青一言不发的看着为赵启开脱的张钧,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今日算是见到了。

    “罢了,我也懒得管你,不过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上,我送你一张会员铁券,省得将来无人与你送终。”

    张钧接过铁券,打眼一瞧有点眼熟,似乎以前在哪里见过。

    “这铁券的功用临江县里许多人都知道,你可随便打听,若实在不清楚,就去城内城外找各处布告栏,上面自然写有铁券用途。”

    张钧抬起头,还待说话,却发现徐青已经转身离去。

    一旁,手里盘着文玩核桃的邵四爷皱眉问道:“这你朋友?真是个怪人。”

    张钧心里复杂难明,他这一辈子认识了不少人,可到头来真把他当正常人看的,也只有徐青了。

    “是朋友,除了四爷,老奴身边恐怕也只有徐兄弟肯把我当成人看待了。”

    邵四爷眉头一扬,随口道:“你朋友做的什么买卖?有空四爷我去照顾照顾他的生意。”

    “.”

    张钧跟在邵四爷身边,干笑道:“他那生意比较冷门,四爷就别管了。”

    “这话说的,在临江这地界还有四爷我照顾不了的生意?他不是说他在临江有些名头吗?你要是不讲,等哪天有空,爷自个去打听!”

    张钧见坳不过四爷的倔脾气,他只好委婉道:“四爷,那徐兄弟的生意在井下街,这地方四爷应该有所耳闻”

    井下街?

    邵四爷眉头一挑,这地方他何止有所耳闻。

    初来津门,他头一次去听书,茶楼说书先生的话还没讲半截,就要插播一道口条,讲那井下街办白事多专业,多贴心,多有面子

    反正谁这辈子入殓出殡,要是没经过井下街的手,那就等同于人生有了一大缺憾,不完整了!

    邵四爷原来只当是那说书的在逗趣,拿井下街当包袱往外甩,可在津门呆久后,四爷终于发觉不对味儿了!

    这井下街不止各大茶楼广为传唱,就连城门楼子前的布告栏上、海捕文书旁的空墙上,都有井下街的招贴告示。

    这还不算什么,凡是在津门住久了,你总能看见有拿着糖人、风车等各种免费小玩意的孩童在街上跑跑跳跳,嘴里还唱着阴间童谣,开口尽是唱的有关井下街丧葬铺子的歌词。

    据说那些免费小玩意是茶楼给的,台词是说书先生教的

    邵四爷不明觉厉,他敏锐的嗅到了这里面隐藏的商机。

    为了尽快在津门扎稳脚跟,邵四爷有样学样,想着把自个书画斋的名气,也用这种方式传播出去,结果人说书的压根不接,说什么这是东阳先生立下的规矩,讲人家的本子故事,就得按人的规矩来!

    邵四爷为了这事,还亲自找过那位说书圈的传奇人物,郭东阳,郭老先生。

    结果人也没同意。

    再有城门口的布告栏,那井下街打的丧葬广告,竟然是通过衙门特许?

    邵四爷都不明白一白事铺子哪来的那么大派头!

    如今,再次听到井下街三个字,邵四爷难以置信道:“那姓徐的是井下街丧葬行的掌柜?”

    张钧点头:“老奴进京前,还在当衙差的时候,徐兄弟就已经在干这行了,如今少说也得有二十年了。”

    邵四爷呲牙咧嘴道:“他这生意爷们还真没法照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