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活人经,小和尚 (第2/3页)
要事,前几年刘大姐哦,就是为县爷家小公子接生的那位刘稳婆。”
“刘大姐当年曾在我这里借走一本保育手册,送给县令拓印,希望传于世人。”
“那册子是我一位朋友所著,如今却是到了归还的时候,我便只得厚着脸皮,来寻大人取用。”
陈光睿闻言失笑道:“那册子即是徐相公朋友所著,我自当拿来奉还。”
“徐相公倒是不必不好意思,说起来该愧疚的应该是我。想当初我大言不惭,承诺徐相公要把那册子传遍天下,使大雍百姓人人都知安产育儿之事,可谁知.”
陈光睿苦笑摇头,言语间尽是无奈。
徐青明白这里面的事,保育手册关乎香火之争,天师府绝不会坐视手册落到御案之上,便是真到了御案,依景兴皇那性子也未必会重视此事。
大雍的民生问题多了去了,景兴皇身上全是虱子,保育手册即便传将下去,也不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弥补国库亏空。
再有,七十古来稀的圣上偶得难言之疾,这二年间常在宫中大发雷霆。
御医们言词含蓄,不肯明言,直到景兴皇不耐,欲要杀鸡儆猴时,才有人明言,说是圣上之病,非风非寒,非虚非劳,实乃服食旁门左道之丹汞邪术过甚,亏耗先天肾府元阳,犹如脆草之茎,已被压断。
而弯折之根,实难复直。
景兴皇不爱听这些有的没的,他只问能不能医治。
老太医自知答与不答都难善了,索性当了一回天不怕地不怕的御史言官,直言圣上所得之症缘于房帏过度,元精亏损过剧。如今早已病入膏肓,非金石草木汤药可及,便是神医来了,也难医得好纵欲无度之君。
景兴皇哪听得了这个,当时就把寝宫内听到这话的御医杀了个干净。
自此之后,谁也不敢提‘生育’之事,更遑论将保育手册呈于案前了。
陈光睿言有所指,徐青大致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那便是只有等到景兴皇驾崩,保育手册才有可能传遍天下。
徐青计算着手里的血湖香火,景兴皇一天不驾崩,他的神祇分身就得耽误一天的修行。
合着阻拦他道途的不是勤奋与否,而是京城里苟延残喘的狗皇帝?
七十岁的皇帝,徐青有十足信心熬过对方,但他却总觉得有些吃亏。
要知道当初索要九转玄丹,给予白云道人方便的,就有当今这位弑兄杀弟,不能人道的狗皇帝。
如今再加上保生庙的事,徐青和景兴皇之间的梁子便又加深了几分。
“陈县令不必担忧,说不准过不了多时,这保育手册就能呈到御案前”
陈光睿哑然失笑。
难道当今圣上过不了多久就会驾崩不成?
想当初隆平帝可是活了八十多岁才肯入土,谁能保证景兴皇就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两人在迎客厅谈了会话后,陈光睿便邀请徐青前往书房,去取那初版保育手册。
不过还没等两人走到书房,陈光睿便看到两颗锃光瓦亮的明珠,出现在视线里。
陈县尊仔细一瞧,好么!
那哪是两颗明珠,分明就是俩小光头!
此时俩小和尚站在院子里,那光也不是珠光,而是晚霞落下的余晖,照到了俩小孩脑袋上。
陈光睿先是一愣,当发现俩小孩是他的儿子后,陈县尊登时就恼了。
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把他儿子的脑袋剃光?
这要是传出去了,他丢尽颜面事小,府上中人被人诟病也不是大事,可要是被人参上一本,说他不遵守礼仪孝道,表他个治家无方,再给他定个忤逆不孝的罪过,那事情可就大了!
当今之世,最重孝道,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除了无家和尚外,只有不孝之人,或是受刑受罚之人才会割发。
依大雍律,五刑之一的“髡刑”,便是割发之刑。
徐青眼看陈光睿动了真火,便知陈留儿今日是在劫难逃!
“子安!过来!”
与陈留儿同岁的陈子安刚到近前,陈光睿便阴沉着脸道:“为父且问你,你这头上乌发是何人所剃?”
陈子安刚被母亲数落过,此时万分心虚道:“是东道口胡同,给人刮面修发的篦头匠剃的。”
这年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