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师尊还是弟妹?(1) (第3/3页)
婉一点比较好。
而且,林雪还必须要考虑到另一件事……如果宋言真是她以为的宋言,在宋言和花怜月成婚之后,这之间的称呼究竟要怎么算?
师尊,还是弟妹?
辈分乱了啊!
……
宁国。
四月初。
春雨淅淅沥沥的在窗外下,便是平阳的河水也渐渐涨了起来,这场雨来的有些急,丫鬟在院子里手忙脚乱的收着衣服。窗户敞开着,凉风吹进屋内,宋言的身上便是一层鸡皮疙瘩,房间内唯有他一人,多少显得有些孤独。
他的手指紧握着。
心比身子更冷。
他的脸有些悲伤,有些痛苦,有些绝望,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力感。
锦衣卫的探子分布到了边境,最新得来的消息,匈奴大军已经开始行动,或许今日,或许明日,便会到达安州城墙之下。
安州,扛不住的。
于最初和梅武,梁先生,李二等人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宋言便已经明白,安州,还有安州城内百万百姓,都是被抛弃的存在。
不仅仅是他们,便是宁和帝也已经将安州放弃。
密信早就已经寄了上去,朝堂上却没有半点反应,这便是证据。
当然,宋言理解宁和帝……现在的宁和帝大抵也是焦头烂额吧,就像是之前洛玉衡分析的那样,宁和帝什么都做不了,若是他将手头仅有的兵力调走,东陵怕是瞬间就会大乱,到那时候,死的就不仅仅只是安州府的百姓,怕是整个宁国都要跟着遭殃。
宁和帝只是寻了一批忠心的太监,往平阳送了大量银钱,足有三百万两。
前一段时间抄家,宁和帝虽然收获颇丰,但各处拖欠的军饷,急需更换的军备,需要整修的河道,需要赈济的灾民,那点银子瞬间就被掏干了。宁和帝并未让太监带任何话过来,但宋言已经明白了宁和帝的意思: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宋言也理解梅武,梁先生,李二这些人,他们现在待在平阳,自然是以平阳为根,他们所谋划的一切,自然是先为平阳考虑,在能保全平阳的份儿上,才会去思考能不能救援安州。
很不幸,就那点兵力,无法兼顾两个州府。
在那一刻,安州和安州的百姓就被抛弃了。
要死很多人。
可宋言没有资格去责怪旁人,因为最终拍板做出决定的是他这个刺史……他只是羞愧于自己曾经的野望。
曾几何时,他于心中发誓,要护佑中原百姓,要维系汉人传承。可真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他却是无奈的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极为有限。
曾经,他有提议,尽出平阳之兵,入安州抗匈奴。但这样的提议,却是被梅武,洛玉衡,梁先生,高先生,贾先生联手给否了。平阳总共只有五万多兵力,其中一万多还是李二带来的叛军,步卒行军速度缓慢,等平阳兵卒到达安州,安州城定然已经被攻破。
旷野上,五万步卒面对十五万骑兵,下场可想而知。
这样的道理,宋言自然也是明白的。
他只是不甘!
他又安排锦衣卫,试图将匈奴可能入侵的消息告知安州刺史,纵然不是对手,至少也能让安州那边提前做好准备。前前后后砸了三万两银子,总算是见了安州刺史的面,告知了匈奴可能侵犯边关的消息,得来的回应便只是轻飘飘的一个嗯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刺史府接着奏乐接着舞。
整个安州和之前并无任何区别。
那样的无力感,当真是一种煎熬。
他所能做的,大概就只是在安州城破之后,尽可能的接收安州的难民吧。
噗哒,噗哒。
是雨水坠落在油纸伞上的声音。
抬眸望去,便见顾半夏的身影出现在屋外,注意到宋言的视线,顾半夏柔柔的笑了笑:“少爷……”
“有客人来了。”
宋言用力吸了口气,隐去胸中压抑,长身而起:“什么客人?”
“今天来的客人……很多呢。”顾半夏掩嘴轻笑,平日里除却平阳城的诸位大人,先生,以及张赐老爷子,便是有人寻来,也多是找长公主,像今日这般,都是来寻宋言的却是不多。
螓首歪了歪:“孔家家主到了!”
孔兴业吗?
“还有一个,自称是你的婶娘!”
“对啦,福王妃也派人过来了,似是有什么话想要和少爷您单独说。”
婶娘?
莫非是沈七?
福王妃派人过来做什么?
总不至于转手就想将高阳卖给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