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4章 杀人啦(一万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4章 杀人啦(一万二) (第3/3页)

别?”

    至于接替的平阳刺史还没定下来,主要是孙灏的下场有点惨,谁也不想平白无故丢了性命。

    宁和帝原本是准备下达诏令,让洛天权暂代宁平县令,洛天枢则是迁往平阳,暂时代理平阳刺史,被门下省,中书省联合驳回,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洛玉衡这个长公主,暂时管理平阳府大小事务。

    宁国没有女子当官的先例,不过许是觉得洛玉衡只是一介女流,掀不起什么风浪,而且还是暂时管理,两个门下侍中,杨和同这个中书令这一次反对的倒是没那么激烈,磕磕绊绊的总算是定了下来。

    东陵城的权贵也渐渐发现,宋言这人其实也蛮好相处的,虽说嗜杀,但也不是那种正义感爆棚的小年轻,基本上只要不招惹到他,那都能相安无事,他也不会主动过来找麻烦。诸多权贵也就悄悄松了口气,大都于家中叮嘱儿孙,遇到了宋言绕着走……虽然有点丢了颜面,但相比较宋言的报复,这点颜面也就不值一提。

    主要是宋言这家伙,不管走到哪儿身边都跟着一个九品武者的小姨子,杀人的手段太过高明,根本牵连不到他身上,杀了也是白杀。

    唯独御史台那一群平日里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现如今更是胆战心惊,生怕什么时候就被宋言找上门,据说有几个御史愣生生被吓得生了病。

    有时候,宋言也会去一趟长公主府……不对,现在已经换上了冠军侯府的牌匾。修缮进度有些缓慢,原本估摸着有个三五天便能住进去,现在看起来没有七八日的功夫怕是不行,倒不是工部的人偷懒,主要是府邸实在是太大,幸好府邸的主体,大梁这些都无甚要紧,若是连这些都要更换,那基本上就跟重新建造没太大区别了,莫说是七八日,便是七八十日都是不够的。

    有时候,宋言也会去青石巷子走一走。

    青石巷子里,多是匠人。

    木匠,石匠,铁匠。

    士农工商,工匠在商人之上。

    可实际上,工匠的地位远远不如商人,许是士农工商中的垫底。

    宁国并不重视工匠。

    于宁国朝堂上的士大夫来说,工匠的手艺不过只是一些奇技淫巧,不值一哂,所谓格物,哪儿有钻研四书五经,探究天地至理来的重要?

    据说曾经工部有工匠,发明了一架水车,能够将水从低处引入高处,方便灌溉,于农户耕种有极大便利,最终这个工匠得到的赏赐,也只有五百个铜板。而这一台能大量提升粮食产量的水车,直至现在还放在工部那边,完全没有推广的意思。

    毕竟,若是粮食产量提高,百姓都能吃饱饭,还有谁肯卖地卖女儿?

    在宋言知晓这件事情之后,原本想要将那些高产种子拿出来的念头便立马息了。

    就现在宁国的情况,若是真发现了高产作物,首先迎来的绝对不是举国欢庆,而是数之不尽的刺杀,便是田地里的青苗,也可能会遭遇到诸如水淹,火烧之类的麻烦。

    每每想到这些,宋言便对东陵愈发厌恶,愈发想要返回平阳,唯有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方能实现他心中所想。

    而游走在青石巷子,也是宋言为了完成心中理想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些士大夫不重视匠人,宋言却是极为重视的,于宋言眼中这些工匠才是宁国真正的未来。

    燧发枪,震天雷。

    终究是要铺开的。

    不能全靠他一个人手搓。

    还有后面的栓动步枪,也需要更多的匠人参与研究。

    宋言便发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这些工匠放弃东陵城,迁徙到平阳,他保证在平阳能给这些匠人三倍,甚至是十倍的待遇,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甚至就连搬家所需要花费的钱财,都是宋言来支付。

    绝大部分匠人都以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宋言,大抵是觉得宋言是个疯子。东陵城好好的,谁愿意跑辽东那地方吹冷风?万一女真又打过来了咋整?

    现在是允诺了许多好处,可万一到了辽东你翻脸不认账又咋办?

    不过还是有一些工匠被宋言说服,拿了搬家的三十两银子和宋言亲笔写的介绍信,便拖家带口的离了东陵。

    洛天衣和紫玉都不太明白宋言这究竟是要做什么,总感觉白花花的银子,怕是要打水漂了。

    “公子,您就不怕他们拿了银子之后跑路吗?”紫玉这样问道。

    宋言便笑笑:“跑,是肯定会有人跑的,说不得绝大部分人都会跑,但只要十个中有一个能去了平阳,那便是成功。”

    “你们不懂,格物才是真正的未来。”

    紫玉和洛天衣相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迷茫。

    她们的确不懂。

    四书五经,读书入仕,便是寻常人家最高的追求。

    就像是一种常识,一种真理,深深的烙印在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灵魂。

    她们知道格物是什么,但像宋言这般重视格物的,当真是第一次见到。

    宋言也没有解释太多,出了青石巷子,便遇到两个人,也算是熟人吧,却是宋明宇和宋明舟。

    两人坐着轿子,轿子旁边跟着八个仆人,浩浩荡荡的。经过青石巷子口的时候遇到宋言,便让仆人停下,从轿子里钻了出来,将宋言给截住了,当然,宋明宇和宋明舟也不是找事儿的。

    宋哲一条命。

    安宁侯府四条命。

    禁军统领三口性命。

    孙灏九条命。

    宋言这才来东陵几天,十七条性命已经证明了他不是个好惹的,这是个煞星,亲兄弟杀,勋贵杀,军队里的人杀,文官士大夫也杀,简直就是个疯子,癫子,愣头青。偏生这家伙身边有一个九品武者的小姨子,杀都杀不死,这种人是最麻烦的,现如今在东陵城招惹宋言是要被人笑话的。

    只是他们这一次本就是要找宋言,倒是赶趟了。

    宋明宇宋明舟脸上便挤出一抹笑意,冲着宋言拱了拱手:“侯爷。”

    宋言笑笑,倒是没有杀人时候的凶厉:“什么侯爷,说起来,我该叫二位一声堂哥的,都是一家人,何至于如此生分?”

    宋明宇兄弟没想到宋言居然这么好说话,一时间甚至有点受宠若惊,宋言这态度,比起面对宋淮,宋义的时候,却是要好太多了。说起来,他们兄弟两个之前虽是有瞧不起宋言,却是从未做过任何欺辱宋言的事情,双方之间倒是没什么仇怨,而宋言的报复,也显然是以杨妙清那一脉为主,想到这里兄弟两个心下大定,惧意便去了不少。

    “两位堂哥,这大老远的寻着小弟,可是有什么事情吗?”宋言眨了眨眼,面上笑意更浓:“小弟虽然目前只是个小小县令,连代理刺史的职务也没了,可好歹还是个冠军侯,多少应该还是有点用处的,若是小弟能帮上忙的事情,尽管开口,小弟必定竭尽全力。”

    宋明宇和宋明舟两兄弟相视一眼,心中对宋言的印象便好了不少。

    瞧瞧,这才是真正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啊。

    哪儿像宋淮,宋义,宋哲那三个不要面皮的,吃在工部尚书府,住在工部尚书府,不说回报什么了,还时不时给工部尚书府惹来一堆麻烦,着实可恶。便是宋哲这件事,他被差役抓捕的时候,被人射了一箭,房山那家伙便怀疑是有人要杀人灭口,最先怀疑的便是宋锦程……虽没什么证据,却也惹来宁和帝一顿训斥。

    宋明宇便叹了口气:“咱们都是一家人,堂弟到了东陵却是一直住在房家,父亲便觉得甚是愧疚,一家人不应如此生疏,便在家中备好酒宴,请堂弟过府一叙,也算是熟络熟络感情。”

    宋言脸上笑意更浓。

    是为了杨妙清的事情吧。

    宋锦程还是坐不住了。

    这一次,不坑死你,老子宋言两个字倒过来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