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6章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啊! (第2/3页)
当时的陈少也是头脑一热,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并且还说自己肯定会超常发挥,抢到非常多价值不菲的商品的。
而且为了获得更多的“购物时间”,他甚至大手一挥,直接往惠康超市的会员账户里充值了十万港币,从而换来了那令人咋舌的一千零六十秒,约17分钟的“零元购”时间。
第一期的那些顾客,全都只有六十秒的时间。
后面的几期,因为有充值金额增加秒数,时间上就会充裕一点,但是最多的一个也就充值了一万块港币,多获得了一百秒的时间而已。
连主持人吕瑞容也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会往超市的会员卡里冲十万块。
能冲这么多钱在超市的,肯定是家里不缺钱的有钱人。这样的有钱人,还贪图超市“零元购”的商品么?
显然不是的,更多的,估计就是想上电视,想来找点乐子的纨绔子弟吧!
看到陈少的第一眼,可以说是完美的符合了吕瑞容心中的猜想。
她对这样的纨绔子弟可没有什么好印象,所以连赛前的采访,她也比较敷衍的随便问了几句就开始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大多也都是这么想的,既惊叹于陈少冲了十万块的大手笔,又嫉妒于他能有十七分钟的时间去随便“零元购”,最后更是鄙夷他都这么有钱了,还来薅惠康超市的羊毛,贪图这点小便宜。
而当计时开始,陈少便开始推着购物车开始了他的“表演”。
然而,他的路线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并没有像几乎所有参赛者一样,率先冲向进口食品、高档洋酒或电子产品专区,而是径直地闯入了最基础的米面粮油区。
那一袋袋大米、一桶桶食用油、一包包面粉、成箱的挂面,都被他给“扫荡”般堆进购物车。
他的动作迅速,眼神专注,竟有几分与之前玩世不恭截然不同的认真。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则是彻底都看呆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位阔少,费这么大劲来参加节目,就为了抢一些米面粮油么?
而且,他要这么多米做什么啊?
他一天才吃几两米饭啊?他吃得完这么多么?
故意耍宝,也不是这么耍的吧?
十七分钟很快也就过去了,他的购物车堆得像小山,全是沉甸甸的民生必需品。
面对吕瑞容递来的话筒,他的额头挂着汗珠,然后喘着气,脸上之前那惯有的轻浮笑容也消失了。
“陈少,您这……战利品有点特别啊?怎么没选些更……值钱或者有趣的东西?”
吕瑞容也是被陈少的举动给惊到了,好奇地问道。
陈少则是抹了把汗,眼神扫过堆满的米面油,露出了会心的一笑说道:
“其实在之前,我想的都是怎么在镜头前耍帅,让我的朋友们看到我今天英勇帅气的一面。
自然也是想着去抢一些高价值的商品,彰显一下自己多厉害。
然而,看了这么多期的《超市大作战》后,尤其是那期阿婆为孙女抢洋娃娃,还有一期哑巴老爸抢了几袋米的,让我的感触特别深。
今天站在这里,看着之前的其他人冲进去的样子……我也才知道,原来在香港,还有这么多人为了省几块钱精打细算,为了买点油盐米面要咬咬牙。
我以前……太不懂事了。每天去酒吧,去高档餐厅,浪费的钱都不知道可以买多少的米面。
而这点钱,对我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有些人,却可能就是一家子一个月的口粮。
所以,我宣布,我今天抢到的所有东西,全部捐出去!我充值的十万块……也全部拿出来,全部买成米面粮油,捐给真正需要的人!”
嚯!
这样朴实又富有感悟的话,从这么一位从前的纨绔子弟口中说出来,在这个年代,对于港岛市民们的冲击,也是可想而知的啊!
他的这些话掷地有声,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却让所有人听到之后,都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欣慰与感慨来。
现场响起了掌声,围观的那些市民,都不约而同的为这个富家子弟的行动鼓掌加油。
而陈少这么一个富家子弟的“零元购”体验,也在亚洲电视的直播下,变成了一场十分深刻的港岛公民课。
甚至于,他的这些举动,在之后的港岛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慈善风潮,那些家境优渥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开始关注起身边的贫困群体。
陈少更是凭借这一次的电视秀,获得了家里老爸的大力赞赏,甚至后面还因此当上了立法会的议员。
其实,像这样的播出片段还有很多。
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生故事。
《超市大作战》就是这么一个给普通人展示的舞台,每一个超市零元购的片段,都代表着不用的人生,在《超市大作战》的舞台上能被放大和被看见。
所以,在播出半个月之后,《超市大作战》这档节目就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节目,它最终成了港岛社会众生相的微缩窗口,是笑声与泪水交织,是贪婪与知足并存,更是温情与反思同在。
这巨大的共情力,也就同样牢牢锁定了全港观众的目光。
其结果,是惠康超市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完成了市场格局的彻底颠覆。
在节目开播短短一周内,惠康超市每日的会员充值额屡屡突破亿元大关,巅峰时更直冲两亿。
超市内人流如织,收银台前长龙不断。
惠康的金色标志,成了消费者心中“幸运”与“实惠”的代名词。
除非家门口实在没有惠康分店,否则市民购物首选必是惠康。
竞争对手们拼命打折、促销、送赠品,企图挽回流失的顾客,但在《超市大作战》掀起的这股席卷全港的虹吸效应面前,收效甚微。
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惠康就从原来的40%的市场份额,一下占到了70%的市场份额。
虽然一直都是市占率第一的大超市,但之前第一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还面临着屈臣氏等各大新超市的挑战,这一下,只不过才花了一千万的广告费,就将市场份额几乎提升一倍,还获得了超级稳定和庞大的现金流,简直是让全港的公司都羡慕得流口水了。
这堪称教科书级的营销案例,让全港商界眼红心跳,无数老板拍着大腿感叹:“一千万搏出几十亿的江山!这林天望,简直是点石成金!”
而TVB,则在《超市大作战》掀起的滔天巨浪中彻底败下阵来。
黄金时段精心打造的豪华商战剧,面对横扫一切的90%收视率,连招架之力都欠奉。无奈之下,邵逸夫只能忍痛下令,将这部被寄予厚望的重头剧,从黄金档挪到了晚上九点半之后。
饶是如此,也只能勉强维持住40%以上的收视率,算是保留了一点颜面。亚洲电视的黄金档统治力,已然无可撼动。
就在《超市大作战》热度稍稳,惠康忙于消化巨大胜利果实之时,亚洲电视再次亮出了锋芒。
两部承载着无数期待的重磅剧集《寻秦记》与《天龙八部》,同时宣告开机。
与此同时,一场史无前例的“终结”与“新生”在报业上演。
《亚洲日报》与《明报》,这两份曾经为了争夺“黄易”而几乎撕破脸皮的竞争对手,在头版副刊上,竟然同步刊载了《寻秦记》的最终大结局!
无数追读数月的读者怀着激动与不舍的心情,见证了项少龙在先秦波澜壮阔的史诗落幕。
而更令报界震动的是,在这重磅结局的下方,赫然出现了黄易的全新连载预告——《大唐双龙传》!
这部新作,竟同样同步登陆《亚洲日报》与《明报》!
这并非简单的连载更新,而是一个足以撼动港岛文化格局的信号灯。它清晰地宣告:小林天望与查良镛,这对曾经的对手,已然达成了深层次的、紧密的战略合作。
虽然说,在此之前,金庸也曾在《明报》上公开赞赏过小林天望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并且还在讨伐TVB上,发表了檄文,让大众看到了,金庸和这位小林生的关系开始缓和。
但是任凭是谁也不会想到,小林天望竟然可以如此有格局和大方,直接就把《亚洲日报》的王牌作者黄易,索性共享给了金庸的《明报》。
连《寻秦记》的大结局,都愿意在《明报》上同时进行连载,这让其他的大报看到了之后,心里面都嫉妒死了。
作为后武侠时代的扛鼎巨作,以及新式历史穿越作的开创鼻祖,《寻秦记》的地位和传播度,可以说是全港火爆的。
《亚洲日报》能有现在第一的销量,《寻秦记》起码占了60%的功劳。
而现在,《寻秦记》的“共终”与《大唐双龙传》的“同启”,就彻底标志着两大报业巨头在顶级内容资源上实现了共享与共赢。
昔日激烈的挖角风波,恍如隔世。
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遍全港。
报摊前人声鼎沸,两份报纸被抢购一空。
读者们为《寻秦记》的完结唏嘘,更为能在两家大报同时追读黄易新作而兴奋。
文化圈则敏锐地嗅到了报业格局剧变的气息。
唯独在TVB顶楼那间可以俯瞰维港的豪华办公室里,气氛降到了冰点。
邵逸夫爵士捏着秘书呈上来的《亚洲日报》和《明报》,目光死死盯着那两处并列的《寻秦记》终章标题和新作预告。
他的胸口起伏剧烈,喉咙里发出一阵急促的、压抑的“嗬嗬”声,脸色瞬间变得青白。
旁边的方逸华和利孝和脸色骤变,慌忙上前搀扶,生怕这位传媒大亨真的被这突如其来的重磅合作消息气得当场背过气去。
《超市大作战》垄断了黄金档收视,《天龙八部》已在紧锣密鼓拍摄,如今连最大的内容壁垒——金庸与“黄易”的资源,也被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