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戳破虎皮 (第2/3页)
慢速舰队,30架则直扑港湾中的快速舰队!
联军自然也看出来快速舰队烟幕之下的才是真正的精华,袭击的30架飞机中有全部18架F18,并且采用了5枚鱼叉+2枚AIM120挂载方案,和幻影2000C一起拥有114枚反舰导弹!
由于烟幕的干扰加上快速舰队一直在刻意拉近战舰距离,联军通过雷达和照片认为主力舰数量应当在4至6艘左右,符合此前第二舰队的主力舰规模,另外可能还有几条驱逐舰巡洋舰,不过可以忽略。
138枚导弹分配6艘船,平均一条主力舰19枚,即使有烟幕干扰命中率较低怎么也能中10枚,战舰就算不沉也得丧失战斗力瘫痪吧!
这一轮过后轰炸机群还有700多枚鱼叉,要是还炸不沉第三舰队约翰逊就可以宣布全世界一起打外星人了。
由于精心策划的时间安排,在快速舰队和慢速舰队还没来的及大量弹射战机时两支反舰机群就发动了攻击。
陆地的优势让联军将低空突防的BUFF扳回到了己方,以至于集中发射导弹时唐恩才侦测到两支舰队周围同时出现大量飞机。
而看到巨大规模的空中信号短暂出现了一会儿后又消失不见,他立刻明白这是射完了导弹返航的机队,而一百多公里距离,显然是长距离的鱼叉!
鱼叉速度不快,飞过来起码得10分钟以上,加上是亚音速目标其实并非不可拦截。
当然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战防空炮当然拦不住多少,但此时快速舰队的防备手段还真不少:
烟幕干扰算一道防线;
4条战列舰、2巡洋舰都改造了“小猎犬”和“鞑靼人”防空导弹,算一道防线;
所有战舰上都有密密麻麻的20/37/40/105口径防空炮,理论数值相当不弱,是防空主力。
甚至连蚊蚋的AIM9L也可以参与对鱼叉的攻击,不过效率和火力分配是个麻烦。
所有经过升级的战舰都配备了相应火控雷达,50年代水平发现导弹问题不大,完全有防御可能!
90枚鱼叉和24枚飞鱼安静的低空飞过,加之地面回波的干扰,直到靠近海岸时才被老旧的雷达侦测到。
不需要唐文下令,早就严阵以待的各种防空火力自动激活。
“小猎犬”和“鞑靼人”导弹以1分钟的速度从烟幕中飞出,但更引人瞩目的是密密麻麻的防空炮同时开火,黑暗中骤然爆发出无数火红的弹链,直接将几条战列舰释放的烟雾照的透红,像是海面上发光的云朵一样。
常规目力防空打反舰导弹没戏,可剩余的6艘战舰和5艘驱逐舰以一定阵型列阵、加上BUG般的情报联动机制,可以轻松将多艘战舰不同的火力集中攻击一处,通过覆盖攻击航向来试图拦截鱼叉。
因为发射的时间差,第一波18枚鱼叉+12枚飞鱼以损失6枚代价率先突破火力幕墙,扑向了个头最大的两艘俾斯麦级。
在内湾港口中施展不开的两艘战列舰来不及做出大机动,立即有9枚导弹击中了横船的提尔皮茨号,另外6枚则锁定了提尔皮茨号。
鱼叉的判定威力几乎相当于406重弹,唐文立刻听到了耳鸣的音效,以及眼前弹出来的提示:
【(俾斯麦号)“肾上腺素”效果已激活,主炮/副炮装填时间-64%】
【(提尔皮茨号)“肾上腺素”效果已激活,主炮/副炮装填时间-45%】
【“火力全开”效果已激活,战斗中副炮装填时间-50%,精准度+50%*2】
两种技能同时激活,两条战列舰105毫米防空炮的装填时间立即迭加下降:
俾斯麦号的105防空炮装填时间从3.4秒降到了0.61秒,提尔皮茨号降到了0.99秒!
两艘战舰此时共有8门双联装105炮开火,加强后火力翻了好几倍,每分钟射速总和达到了1270发/分!
这已经差不多和3500发/分钟的近防炮站在同一量级,可以起到明显的拦截作用,而且射程从近防炮1公里出头提升到接近15公里,105毫米VT引信(升级)的威力也远远比20mm近防炮强得多!
战列舰上的105防空炮此时几乎化作了机关枪,炮弹跟水线一样带着耀眼的闪光哗啦啦飞出去,让第二轮30枚导弹一头撞上了弹雨墙,仅有16枚突破防线,其中3枚击中了沙恩霍斯特号,2枚命中希佩尔号,最后3枚再次命中了俾斯麦号。
沙恩霍斯特号被命中舰首还好只损失24%血量,但希佩尔号很倒霉的被命中核心区血量骤减78%,俾斯麦号血量下降至19%,搭载的105防空炮装填速度进一步降低到2.7秒、0.75秒和0.65秒!
挨了60枚导弹攻击、实打实命中23枚后,快速舰队防空火力密度反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