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4章 劳动光荣建筑大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4章 劳动光荣建筑大队 (第3/3页)



    钱进继续说:“陈大队长最难得的是他那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热忱之心,他得知咱们要成立建筑大队去修补房屋、改造旧建筑,便主动找到我,想要来帮忙。”

    “我认为他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并且懂全局各行业的手艺技艺,所以举荐他代表我出任这个大队长。”

    “来,大家呱唧呱唧……”

    一行人赶紧拍手。

    陈井底有些慌张,下意识的跟着鼓掌。

    他没当过官,更没带过这么多人!

    不过钱进跟他说过了,他就是个传话的,实际上大队长还是钱进。

    钱进选他当大队长是因为他是人家的心腹,人家信得过他。

    这样一来他又坦然了。

    没问题,只是传个话而已,这事自己能做好。

    因为他自小哑巴所以很敏感,人家说什么他都牢牢记住,这样长久以来锻炼出了非凡的记忆力,这也是他能短时间内学会那么多手艺的主要原因。

    简单来说,他做事上心。

    钱进很欣赏这一点,‘上心’是个很难得的品质。

    双方互相做了介绍,陈井底几乎一遍就记住了十二个人的名字。

    钱进最终还是叮嘱中队长:“你们十二个中队,就是十二个战斗集体,你们这些中队长、副队长,是指挥官也是排头兵。”

    “各位,你们要像八路军的老班长、老排长一样,身先士卒,关心战士,带好队伍啊!”

    “还有技术副队长,你们要尊重自己的副手,他们是你们队伍的老师,也是你们干活的靠山。”

    “这样管理副队长就是你们队伍的大管家,要管好纪律,管好生活,让大家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所以一定要选一个有威望且做事热情的人。”

    中队长们连连下保证。

    钱进把副中队长和技术组成员全叫来,将复印好的地图交给中队长:

    “中队长、技术副队长,负责现场指挥和技术指导!”

    “管理副队长,负责人员调配、材料供应、后勤保障!”

    “技术组巡回检查,协调解决困难,同时要检查并保障工人安全施工!”

    “现在你们各回自己的中队,按照划分区域,立即开赴施工现场!”

    “最后三句话、三个嘱咐,第一是注意安全!第二是注意安全!第三还是给我注意安全!”

    技术组跟着陈井底走,这也是他的顾问团。

    第一中队分到的是城西乌龙山路上一处老旧房屋,这房子损毁的格外厉害,半边屋顶已经塌了。

    陈井底去了一看现场,当即抓瞎。

    他苦笑着看向钱进。

    这是要重新盖房子啊!

    自己怎么会这个呢?

    钱进明白他的意思,说道:“你不会,我会吗?不会就要学,反正你有老师。”

    他指向技术组这些老师傅:“他们这些人在农村可以组成一支最好的施工队了,所以涉及到技术问题你就找他们,由他们来出具建议。”

    “当然,你要尽快学习,等忙过这阵,你去培训学校上课,我给你几本搞建筑的书来学学,你学习怎么来总览大局、规划工程、安排队伍。”

    陈井底说道:“好。”

    专业技术组的组长是张厚德,他看过现场后为难的说:“这得需要很多的建材啊,现在咱没有,钱总,不是我有畏难情绪,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钱进摆摆手:“没有建筑材料,让你们来干嘛?”

    “你们先看现场,我已经安排人去通知办公室协调运送建材了——一中队长!”

    正在带队员们搬运塌方的汪小意狂奔而来:“诶,钱总,什么事?”

    钱进问道:“有没有派人去乌龙山路的居委会看看情况?建材已经送到了吧?”

    汪小意说道:“安排了,不过这里隔着他们居委会还得有点距离,去的人没回来。”

    钱进点点头。

    这个沟通和运输是个问题。

    他思索了一下,说道:“不能靠跑步或者骑车子去跟居委会沟通,街道居委会还好,都在一条街里,还算比较近,要是有急事需要其他中队支援或者需要专业技术组去指导工作,这怎么弄?”

    “所以附近找烟杂店、门市部,用公用电话传呼来跟各条街道的居委会和咱们总队办公室联系。”

    “至于运输工作嘛——嗯,我来解决,这个好办。”

    “你们先来准备修理修缮这座老房子。”

    专业技术组确实够专业。

    这房子虽然毁坏的厉害,却是一栋平房,所以算是落到他们的专业对口上了。

    几个老行家凑一起简单聊了聊,维修办法便出炉了。

    他们汇报给陈井底,陈井底拿起电子喉,立马开始进行总指挥:

    “同志们先清理现场,张师傅,你带木工组检查断檩条,测量尺寸,准备新木料!”

    “李师傅,瓦工组的人呢?瓦工来指挥清理塌方,然后出加固墙体的方案,等到砖石水泥送来,先砌墙!”

    “王中队,你带人拆危墙,一定要小心安全!”

    “另外一中队的第二副中队长选出来了吗?好的,同志,你来把力气最大的同志挑十个,你们是材料组,要保证红砖、水泥、砂子到位!”

    张木工带着组里的木工们最先上场。

    他们仔细检查了断裂的檩条和尚未塌陷的屋顶结构,张木工眯着眼,用老式的木工墨斗在木料上弹出一道道笔直的黑线,嘴里念叨着:

    “中间断裂了,不能当檩条了但还有其他用。”

    “得准备一根新檩条,喷子你带俩人待会推大檩,榫眼要开准,斜肩要严丝合缝,这是承重的主梁,马虎不得!”

    有松木送到,大汉喷子立马带了俩木工上去熟练地操起大锯、刨子、凿子,按照张木匠的吩咐开始加工新的松木方子。

    锯末纷飞,刨花卷曲,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的清香。

    他们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铁钉,新做的木梁与残存的旧梁紧密咬合,再用扒钉加固,确保屋顶骨架稳固如初。

    这个组的技术副组长是马从风,他带着瓦工组清理塌下来的土坯和瓦砾。

    马从风今年四十多,身板好、技术好,动作麻利,一边带着俩知青进行讲解,一边上手用铁锹、箩筐将废墟清理干净。

    拆墙垒墙也是他们的活。

    这房屋情况太糟糕,有一面土坯墙的墙面已经开裂严重,上去用脚一踹,甚至摇摇欲坠。

    钱进问道:“怎么弄?推倒重新砌墙吗?”

    马从风抹了把鼻子说:“推倒重砌,成本太高啊,我觉得用穿墙筋加固就能行。”

    张厚德听后露出笑容:“小马你还会穿墙筋加固法啊?”

    马从风哈哈笑:“跟马棚子师傅学的呢。”

    能实施这个方案,也是得亏城里条件好,给配备了粗钢筋当材料。

    他带几个石匠先用钢钎在裂缝两侧的土坯墙上钻孔,然后将粗钢筋穿入孔中,两端用大号垫片和螺母拧紧!

    这就如同给墙体打上了“钢夹板”。

    泥瓦工们带着知青开始搅和混合砂浆,他们已经短暂开会定了比例,剩下的就是安排知青队员们将水泥、石灰膏、砂子按比例混合。

    混合砂浆再掺上麻刀,张厚德上手抓了一把试了试,点点头不再言语。

    瓦工上场去将裂缝仔细填实抹平。

    最后,在加固后的墙体外侧砌上一层单砖,既美观又增加了强度。

    王石匠带着几个队员里的壮劳力,负责拆除另一面完全倒塌的危墙。

    他们先用撬棍和大锤小心地松动墙体,避免二次塌方伤人或损坏相邻房屋。

    拆下来的旧土坯,能用的挑出来,不能用的运走。

    清理干净地基后,按照张厚德等人商定的方案,不再用土坯,而是改用红砖砌筑新墙。

    几个瓦匠亲自操刀,砌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钱进招来的确实都是好手。

    瓦匠们一心想通过考核,加上现在钱进就在身边,都想好好表现一把。

    于是他们暗地里较劲,双臂舞弄的跟风车一样转。

    只见一个个瓦匠左手拿砖,右手挥动瓦刀,麻利地抹上砂浆,“啪”一声将砖按在线上,手腕一抖,挤出的多余砂浆被瓦刀利落地刮掉。

    有一个算一个,那动作都是行云流水,垒墙上砖绝对是一气呵成。

    钱进过去看了看,砖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他也点头:“是一群好手!”

    很快,一堵笔直、结实的新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