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娄老师成大腿了 (第2/3页)
击了凤阳府派来的抓捕官兵,导致官兵死伤二百余人。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私盐贩子,而是聚众谋反了。
案情迅速惊动两江官场,新上任的两江总督孙士毅怒不可遏,行文安徽巡抚衙门要求重兵抓捕谢、杨二贼,并在徐州、凤阳等要冲之地增设关卡,悬赏千两要谢、杨二人的脑袋。
这些事是在淮北地区巡库的管粮通判郑符阳在公文中顺便向道台大人汇报的,赵安没放在心上,因为他的工作是粮食而不是食盐,所以贩私盐的闹的再狠只要不抢夺漕粮便跟他这个粮道无关。
没必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二来赵安自己也要从事食盐经销,扬州那边兴隆号在老丁的帮助下已经营业,走的是正规合法经销模式,待把市场摸熟才能扩大经营。
能获得合法盐引最好,不能的话赵安才转作地下食盐经销商,如此和各地的私盐贩子虽有利益冲突,但大家却有一个共同敌人——盐商。
如此,不仅没必要自相残杀,反而还可以尝试合作,一块对付盐商势力。
挖盐商墙角本质上也是挖老太爷墙角。
因为,盐商是老太爷资金盘的重要注入方。
盐商少赚一两银子,老太爷那里起码少得一百文。
同理,官府的盐课收入少一两,清廷的国库就少得一两。
现在唯一让赵安提起兴趣的就是保管在两江总督衙门内的那根龙头棍,可惜,以他现在的身份根本无缘一见,更休说把棍子拿出来整合四分五裂的漕帮。
丁九来过信,说上面四大庵的老太爷派人到扬州调查前任舵主张宝发死因,同时对扬州分舵去年断运河之事提出批评。
鉴于赵安先下手为强把头帮那帮老大定成反清复明分子,所以上面的老太爷也顺水推舟默认事情都是头帮弄出来的。
如今的麻烦是老太爷们的意思扬州分舵要推举一个新的“话事人”。
而这个“话事人”朱寺庵的老太爷指定由张宝发之子张安乐继承。
张安乐是张宝发的长子,虽是漕帮出身但之前一直在江南经商,做的是丝绸和茶叶生意,有一点身家。
子承父业原本也是漕帮内部继承的一个惯例,除非张安乐退出竞争,否则有朱寺庵老太爷支持,接任其父留下的舵主之位也是顺理成章。
丁九担心张安乐要是坐上舵主之位会影响赵安这个少君于分舵的地位,为此联合二帮、三帮向上面庵堂建议由赵安这个少君接任舵主之位。
四大庵那边还没有意见过来。
赵安给丁九的回信却表示他无意竞争舵主之位,这个舵主最好由丁九担任,或从二帮、三帮主事中选一个。
言外之意作为朝廷官员,他这个四品粮道还是在幕后遥控指挥扬州分舵的好,直接上台影响不太好,而且也不方便。
丁九也觉这样最好,眼下正与二帮、三帮的人商量由何人出来选。
赵安已经给苏州的抚台大人福崧去信,希望由他的建筑队承包部分新抚衙和学宫的建筑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